-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章遗传与变异会计学第1页/共88页遗传与变异一、遗传学三大定律(一) 孟德尔与豌豆实验1、遗传因子假说 2、分离定律3、自由组合律第2页/共88页孟德尔 (1822-1884)第3页/共88页孟德尔研究的七对性状豌豆杂交操作第4页/共88页孟德尔——分离定律 亲代: AA紫花Xaa白花子一代F1:Aa紫花子二代F2: Aa A AA紫Aa紫 aAa 紫aa白 紫花:白花=3:1第5页/共88页遗传因子假说合子及其发育成的个体含有成对的遗传因子: 纯合子(homozygote): AA, BB, OO 杂合子(heterozygote): AO, BO, AB性状(character/trait): 显性(Dominant)显性因子: A, B 隐性(Recessive) 隐性因子: OO个体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第6页/共88页验证Aa紫花X aa白花Aa紫花 aa白花1:1aA a测交 (test cross)第7页/共88页遗传学第一定律——分离定律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各自分到不同的配子中去;受精时,不同配子间相对应的两个遗传因子又以同等的机会互相结合。第8页/共88页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亲代YYRR黄圆Xyyrr绿皱 配子YRyrF1:YyRr黄圆F1配子YRYr yR yrF2代:遗传因子有16种组合,四种表 现型: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第9页/共88页遗传学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律 针对一对以上的性状而言,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可以自由组合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受精时,再以相同的机会互相结合。 第10页/共88页验证 YyRr黄圆X yyrr绿皱 黄圆YyRr:黄皱Yyrr:绿圆yyRr:绿皱yyrr1:1:1:1YR Yr yR yryr测交 (test cross)第11页/共88页 已知:鹦鹉毛色遗传因子两对:B-b、C-c B:黄色;C:蓝色 b和c是隐性因子,不产生色素。1234请问:1、四种颜色鹦鹉的遗传因子组成情况如何? 2、两只绿色鹦鹉产生后代的情况怎样?第12页/共88页遗传因子的定位(二)萨顿与蚱蜢 背景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Walter S. Sutton,研究蚱蜢精子的发生,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动物受精(1876)植物受精(1884)染色体被命名(1888) 动物细胞减数分裂(1892)植物细胞减数分裂(1896)第13页/共88页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体分离第14页/共88页萨顿所观察到的蚱蜢染色体Chromosomes of Brachystola magna By Sutton, 19022n=23-24 第15页/共88页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与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惊人的相似1、成对存在;2、形成生殖细胞时减半;3、受精时数目复原;4、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行为符合 分离律;5、非同源染色体进入生殖细胞时的配 合,符合自由组合律。第16页/共88页遗传因子的定位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Sutton, Walter S. (1903). The chromosomes in heredity. Biol. Bull. 4: 231-251. Boveri, Th. (1902). über mehrpolige Mitosen als Mittel zur Analyse des Zellkerns. Verh. phys.-med. Ges. 35: 67-90 第17页/共88页遗传因子——基因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Johanson. W.L)将遗传因子(inherited factor)更名为基因(gene)第18页/共88页遗传学第三定律摩尔根与果蝇 (fruit fly) 果蝇有 4 对染色体第19页/共88页Fruit Fly Chromosomes第20页/共88页 设想第21页/共88页实际实验结果一第22页/共88页合理解释 基因不能随意组合第一对等位基因第二对等位基因第23页/共88页实际实验结果二第24页/共88页合理解释第25页/共88页遗传学第三定律——连锁和交换律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基因间存在着连锁(linkage)和交换(crossing over)现象。交换导致重组(recombination)。两个基因在染色体离得越远,重组频率越高,反之越低。1933年,摩尔根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第26页/共88页重组频率c:睛色(红/紫)l:翅(长/短)g:体色(灰/黑)第27页/共88页基因定位长/短灰/黑红/紫长/短果蝇2#染色体3、连锁与交换定律(摩尔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