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页,共30页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为混合性神经,含有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始于三叉神经运动核,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由脑桥与脑桥臂交界处出脑,位于感觉根的前内侧,后并入下颌神经,经卵圆孔出颅,分布于咀嚼肌等。运动根内尚含有三叉神经中脑核发出的纤维,传导咀嚼肌和眼外肌的本体感觉。 躯体感觉纤维的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节。该节位于海绵窦后外侧、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节压迹处,为两层硬脑膜所包裹;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其中枢突聚集成粗大的三叉神经感觉根,由脑桥与脑桥臂交界处入脑,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其周围突组成三叉神经三条大的分支,称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第二页,共30页 三叉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泪腺神经 额神经 鼻睫神经 翼腭神经 眶下神经 上牙槽神经 咀嚼肌神经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第三页,共30页 三叉神经(颅底内面观) 第四页,共30页 三叉神经(脑干腹侧面观) 第五页,共30页 三叉神经(内侧面) 第六页,共30页 三叉神经(外侧面) 第七页,共30页 分支的支配区域 第一支(眼支):支配颅顶前部头皮,前额、鼻背、上脸、眼球、鼻腔上部的粘膜及额窦。 第二支(上颌支):支配上颌处皮肤,上唇、上部牙齿和齿龈,硬腭和软腭,扁桃体窝之前部,鼻腔下部,上颌窦以及鼻咽部粘膜。 第三支(下颌支):支配下颌,舌前2/3,口腔底部,下部牙齿和齿龈以及外耳道和耳鼓膜等处之皮肤及粘膜的痛、触觉。同时支配咀嚼肌。 第八页,共30页 概述 三叉神经纤维瘤又称三叉神经鞘瘤或三叉神经瘤,为颅内少见肿瘤。多起源于三叉 神经根或三叉神经节。一般生长缓慢,发病见青壮年为多,亦有报告发生于3个月和6个月的婴儿者。 第九页,共30页 分型 国内 国外 A型:颅中窝型 40% 45% B型:颅后窝型 41.3% 24% C型:哑铃型 10.7% 23% (骑跨于颅中、后颅窝) D型:肿瘤主体位于颅外 8 % 8% 第十页,共30页 临床表现 可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 三叉神经症状 邻近组织侵害症状 颅内高压症 第十一页,共30页 三叉神经症状 三叉神经症状发生率最高,主要表现患侧面部及口腔麻木感、痛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 其次为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咀嚼肌、颞肌萎缩。 三叉神经眼支损害可有顽固性角膜炎,不可误认为是单纯的眼疾。 第十二页,共30页 邻近组织侵害症状 取决于肿瘤的起始部位和发展方向。 颅中窝型可因向内侵及海绵窦,向前侵及眶上裂,视神经而引起患侧突眼,外展及动眼神经麻痹、视力障碍等。压迫颞叶产生癫痫、幻嗅。颅中窝型易破坏颅底形成颅内外沟通瘤。 颅后窝型则多表现桥脑小脑角综合症,包括Ⅵ、Ⅶ、Ⅷ颅神经损害、锥体束征、小脑性共济失调及眼震。肿瘤向下发展可损害后组颅神经。 哑铃型肿瘤可兼有前二型症状,但多以肿瘤首发或主体部位的症状为主。 第十三页,共30页 颅内高压症 肿瘤体积过大或压迫导水管、四脑室产生梗阻性脑积水时可出现颅内压增高 第十四页,共30页 临床综合征 海绵窦综合征 岩尖综合征 眶上裂综合征 眶尖综合征 第十五页,共30页 海绵窦综合征 第Ⅲ、Ⅳ、Ⅵ对颅神经和第Ⅴ对颅神经的第一和第二支由此通过。 海绵窦前部病变会出现同侧全部眼外肌及眼内肌的麻痹,同时出现同侧额部的感觉障碍。如为后部病变还会累计面上颌中部的感觉。 该征常由海绵窦血栓、颈内动脉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漏及肿瘤侵及海绵窦引起.。 第十六页,共30页 岩尖综合征 在颞骨岩部尖端有外展神经通过,并有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所在。 病变时除外展神经麻痹外,表现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全部或部分有非阵发性、不可缓解和不可忍受的疼痛。同时往往伴发带状疱疹。随着病变的发展,疼痛减轻而感觉缺失逐渐出现。 该综合征常由鼻咽癌的浸润而引起,也见于颞骨岩部的炎症和肿瘤. 第十七页,共30页 眶上裂综合征 眶上裂是第Ⅲ、Ⅳ、Ⅵ对颅神经和第Ⅴ对颅神经的第一支及眼静脉的通路。 此处病变出现眼外肌的全部麻痹、上睑下垂、眼球固定、瞳孔散大、额部感觉减退、眼静脉血流受阻,眶内静脉淤血可使眼球突出。 该综合征常因眶上裂骨膜炎、肿瘤、外伤颈内动脉瘤引起。 第十八页,共30页 眶尖综合征 眶尖部除有眶上裂外还有视神经孔。 病变时症状与眶上裂综合症相似,另外可见视神经病变,如视神经炎、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此征可由额窦和筛窦的外伤、囊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