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检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胶囊内镜检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消化科 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器官,小肠疾病因起病隐匿、症状特异性不强和病变部位深等,使其临床诊断十分困难。传统的各种检查手段因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低,如99mTc核素扫描虽然对病灶有初步的定位作用,但在出血量少、间歇出血者中的阳性率甚低,而且假阳性率甚高;小肠钡灌造影术对小肠粘膜、血管性病灶的检出率较差;血管造影术对血管性和血供丰富的肿瘤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在粘膜和炎症等疾病中的诊断率不高,而且非明显出血期时检查常呈假阴性。 因此,临床上非常需要能解决小肠疾病诊断的,尤其是较为直观的新型诊断器械。一、胶囊内镜的开发及应用 2000年,以色列科学家经多年的开发研究,发明了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又名 无线胶囊内镜 (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 2001年8月,美国FDA批准将其用于临床。 上海2002年5月率先开展,我院2003年10月开展胶囊内镜检查。胶囊内镜26mm11mm 二、适 应 症1、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尤其是胃镜, 肠镜检查不到出血病因的)。2、慢性腹痛或腹泻疑为小肠器质性疾病所 致。3、了解克罗恩氏病和乳糜性腹泻累及的范 围,观察手术吻合口情况。4、监控小肠息肉病的发展。5、其他检查提示或怀疑小肠影象学异常。1、小肠出血 应用于急性、复发性及隐性小肠出血,尤其是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无异常的患者。 Pennazio等对100例消化道出血行胶囊内镜检查发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和95.0%。对260例显性和隐性消化道出血检查发现胶囊内镜能缩短诊断时间、减少检查次数及输血量,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空肠活动性出血十二指肠降部溃疡活动性出血某女,39岁。反复解黑便1年余。外院多次肠镜、胃镜未见异常。胶囊内镜示近屈氏韧带空肠息肉样病变伴活动性出血。术中所见: 距屈氏韧带约70cm处小肠系膜缘侧触及一直径约1cm肿块,界清、质硬。大体病理所见: 4.5cm肠管一段,距切端1cm可见1x0.8x0.5cm息肉状突起,中央伴浅表溃疡,切面粘膜下可见0.7x0.5x0.8cm肿块,灰白、质较硬。病理: 粘膜下血管畸形,伴海绵状血管瘤形成,血管腔扩张、管壁增厚,被覆粘膜糜烂,浅表溃疡形成,切端粘膜下毛细血管增生、扩张。被覆粘膜糜烂,浅表溃疡形成粘膜肌层粘膜层海绵状血管瘤瘤体小肠血管扩张2、克罗恩氏病 75%克罗恩氏病有小肠受累,30~35%仅累及小肠。 Mow等在50例CD中有5例先诊为UC而备行全结肠切除术,胶囊内镜检查后诊为CD。Goldfarb等认为胶囊内镜可发现CD小肠粘膜期病变,为病人早期诊断和治疗、最终降低手术率提供帮助,应作为怀疑CD的首选检查(在胶囊内镜诊断CD之前平均每个患者已行4.55项检查)某女,40岁,反复腹部闷痛伴中、低热半年余。胃镜、B超未见异常;小肠钡透示慢性小肠炎;结肠镜示回肠未段、升结肠溃疡;胶囊内镜示空肠未段、回肠多发性纵行溃疡,提示CD。3、小肠肿瘤 澳洲三个医学中心的416例胶囊内镜检查发现小肠肿瘤的阳性率达6.5%,其中65~69%为恶性。 胶囊内镜的应用发现小肠肿瘤的阳性率比先前的报道高得多,基于1551例病人的统计,小肠肿瘤阳性率5.4~8.9%,其中恶性率41~65%。直肠息肉空肠息肉小肠多发黄色瘤 ( 以空肠多见 ) 某男,52岁。反复下腹痛伴解稀便2年,外院胃镜未见异常,肠镜示回盲部隆起,直肠息肉。胶囊内镜示近回盲部升结肠粘膜增粗、隆起,重查肠镜病检示升结肠中分化腺癌4、食管疾病 Eliakim等总结106例GERD患者使用双面快速摄相胶囊内镜与常规内镜检查进行多中心对比,发现总的敏感性92%,特异性95%,阳性预测值97%,阴性预测值88%。Barrett’s 食管敏感性97%,特异性99%,阳性预测值97%,阴性预测值99%。食管炎敏感性89%,特异性99%,阳性预测值97%,阴性预测值94%。 食管炎 食管齿状线5、对消化道功能性疾病 胶囊内镜依靠消化道的运动功能向前推进,因此胶囊内镜检查可反应消化道运动功能。Appleyard等及Korman等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运动及传输时间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对消化道动力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6、其它 胶囊内镜对肠腔内的溃疡、糜烂、粘膜下隆起、寄生虫、异物(毛发、塑料)等均能清楚显示,而且未发现胶囊内镜所致的组织损伤,因而可用于不明原因腹痛、腹泻、放射性小肠炎等的诊断。胆汁反流入胃胃镜下胃窦溃疡胶囊内镜下胃窦溃疡球部溃疡胃镜下十二指肠降部多发溃疡胶囊内镜下降部多发性溃疡十二指肠降部溃疡电子胃镜与胶囊内镜对比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小肠淋巴管扩张小肠绒毛结肠回盲部三、并发症1、胶囊嵌顿 主要并发症是胶囊嵌顿,它可嵌顿于狭窄处、憩室内,或进入术

文档评论(0)

一壶清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