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最后一课,课题为《唐诗二首》,选了《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和《卖炭翁》两首诗,这一节课着重学习《卖炭翁》。这一单元所选
的课文其主题为“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因此,本课学
习应当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 体会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这首
诗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有限的一首古体诗——新乐府诗,又是一首叙事诗,
在写作中,运用了比较多的人物描写,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 让学生去读去比较, 从而初步了解新乐府诗的特点。 还要让学
生将读与写结合起来,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去思考、去交流、去动笔改写,
在这一过程中更深入地研究文本,学习诗歌的写作技巧。
【学情分析】
部编教材加大了古诗文学习的量, 因此,即将结束初二学习的孩子们已经有了一
定的诗歌积累。白居易的诗素来以“浅直”著称,对于初中生而言,字面难度并
不大,学生借助工具书, 均能自己读懂内容。 但也应当注意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
将诗歌学习单纯理解为就是要背, 忽略了对作品的深入地思考、 分析与品味, 更
不会将诗歌学习与自己的写作联系在一起, 这种理解是有偏误的, 背诵只是诗歌
学习的一部分, 这些经历了岁月的洗礼, 传诵千古的优秀诗作, 其学习价值远不
止于诵读。因此,要以诵读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这首诗。
【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指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文, 学习中能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学生积极谈论、交流、展示,做课堂的主
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成长。
鉴于以上所分析的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教学目标】
1.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2. 了解新乐府诗的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3.品味诗中的精彩描写。
完成以上教学目标,计划使用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新乐府诗”的相关知识。
2.理解“宫市”的剥削实质,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分析体会作品中对卖炭老人的肖像、心理的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作品中对卖炭老人的肖像、心理的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为了很好地落实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诗歌的教学,诵读极为重要。本节课将通过齐读、自由朗读等多种
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熟悉诗歌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比较阅读法:通过与《钱塘湖春行》的比较阅读,理解新乐府诗在句式、用
韵等方面的特点。
3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读,进行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从直
接体验出发,分析写作技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本课教学的基
本方式就是以学生自读为主,以教师点拨为辅。
4 .读写联动法: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以写促使学生仔细阅读、深入理解作品,
同时,通过借鉴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学生:熟读诗歌,借助工具书注音,解释字词,疏通文意。
(设计意图:诗歌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熟读作品,在读
中对作品有了初步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习惯。)
2 、课堂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怀揣着他的诗作及治国安邦的梦想来到京城长安,他
去拜访一位当时的文学前辈名叫顾况, 或许是因为见过太多希望得到自己引荐的
年轻人,顾况对他颇为不屑, 他一面漫不经心接过年轻人奉上的诗作, 一面随口
说到:“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可当他看了那首诗,尤其是读到那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