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挖孔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石壁站位于广州市番禺区谢石公路南侧,呈南北走向,北接会江站,南
连广州新客站,主要施工内容为车站主体、车站附属(含通道、出入口、风
道、风亭),为盾构过站站。
根据本工程特点,本车站抗拔桩采用 1500 人工挖孔桩,桩长 13 米,桩
间净距 6.0 米。中风化岩层采用人工风镐施工,根据挖孔桩施工中可能出现
的问题,特制定本人工挖孔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二、方案制定依据
因为人工挖孔桩具有单桩承载力大,工程造价底,孔径、孔型不受限制
等的优点,受到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的欢迎;同时,它又在施工过程中所需
的机具简单,技术含量不高,易于适时的过程控制,并且容易穿过孤石、清
除沉渣,桩端嵌岩容易实现,成孔直观,砼质量高的好处,更受到施工单位
的青睐。但是由于该种桩基础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孔内开挖条件差,
强度大,加之现有的劳务队伍人员素质较低,施工单位疏于防范,防护措施
不到位,致使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给受害者造成痛苦,也给单位
造成较大经济和信誉损失。因此,特制定本措施。
三、人工挖孔桩工程发生事故的类别
1、高处坠落。地面作业人员或行人不慎坠入井底;孔内作业人员、检
查人员在上下孔过程中失衡或起升设备损坏而坠落。
2、坍塌。孔壁土体或护壁与土体失衡坍塌。
1 / 7
3、物体打击。地面的工具、泥石、钢筋等物因故掉入井内,以及桩孔内
升降的工器具、吊桶(蓝)中的泥土、砂、石掉下或吊桶(蓝)脱钩、断绳
而坠入孔底,击中孔底人员。
4、中毒和窒息。孔内有毒气体或含氧不足,在未进行充分通风置换的情
况下即下孔作业,引起中毒或窒息。
5、透水和淹溺。由于地下水压力大,以及施工措施不当引起孔桩内涌出
大量水泥浆,孔内人员来不及躲避,被水或泥浆淹溺。
6、触电。因施工现场未严格按三相五线制布线,接线不规范,孔底照明
不使用低压电,潜水泵抽水时,人员未及时离开等造成触电事故。机械伤害。
作业人员在使用钢筋机械、起降、起重、搅拌等设备时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操
作或机械本身损坏造成作业人员发生事故。
7、爆破事故。在桩孔穿过孤石或进入岩层进行爆破作业时,因炮孔布置
不合理、装药量大、起爆方法不当及孔口未设防护措施等造成飞石伤人或击
坏周围建筑物。
四、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佩带相应劳动保护用品,特
别是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穿好长筒绝缘胶靴。井口的作业人员必须拴好安全
带,系好保险钩。严禁穿三鞋(拖鞋、高跟鞋、硬平底鞋)和赤脚、赤膊及
酒后施工作业。
2、每天上班前及施工中,应配合项目机电人员认真检查提升机的辘轳轴、
支架、吊绳、挂钩、保险装置和吊桶(或土筐)、刹车制动等设备和工器具
是否完好无损,防护设施是否安置到位,正确牢固可靠,发现问题应及时向
机电人员报告,并在修复及设备试运行正常完好后方准许正式使用。
2 / 7
3、浇注第一节砼护壁,应高出井沿200mm,厚度同护壁,主要起保护井
口和防止物体滑落井内伤人。
4、井口周边 2m 范围以内不得堆放杂物,孔内运出的土石料应堆放在离
井口 2m 以外的地方,并及时清理出场,保持作业场所整洁。
5、1.8M 以下口径的作业井应至少保证3 人为一作业组,1.8M 以上口径
的作业井至少四人为一作业组,井下1•人,井上提运土2(3)人,每组不超过
两口井;未经项目同意,作业组不得随意变换组员。井下作业人员以持续作
业时间 2h 为宜,最长不得超过 3h。应勤换井下作业人员,轮换下井作业。
6、井下有人作业时,井上作业人员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应
密切注意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情况,通过井孔上下可靠的联络信号 (深度20M
以内,可通过摇动保险绳或喊话等方式每隔 15 分钟联络一次;深度超过 20M,
上下可设有线对讲系统;经常与井下保持联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帮助
井下作业人员撤离井底,回到地面,并报告项目管理检查处理。
7、作业人员上下井时,必须乘坐自制专用安全乘人吊笼;不得随意攀
爬护壁和乘坐吊桶(或土筐)、吊绳等方式上下井,以防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8、作业井口除提升设备底座外,其余空隙均用 50mm 厚以上的木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烟草谷氨酸杆菌RL-LL12菌株及其在除氮中的应用.pdf VIP
- 网络设备命名规范.doc VIP
- 局部解剖学(山东联盟)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pdf VIP
-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课件.pptx VIP
- 《民法典》合同编实务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泰山版(2019)第2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19《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31-2010.pdf VIP
- QC-T 735-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方向把角度 宽度尺寸.pdf VIP
- 品管圈QCC成果汇报之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率护理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