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9 页共 NUMPAGES 10 页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题库《试题》试卷教案以及知识点大全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1、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2、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立学说 C.君主立宪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3、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的典基础上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 A.学术观点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湾事(指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大借洋款,以举庶政。——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使戊戌政变不被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胡适《留学日记》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源于哪部著作? __________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待农民起义和帝国主义的态度如何? 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__________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你的理由。 __________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具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自台湾事后(即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态,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大借洋款,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 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派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令兹,方愈剧矣!——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 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吴汝纶《天演论·序》 材料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