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计学; 第一节 水稻稻瘟病 Rice blast; 1.苗瘟:
三叶期前发病,主要由种子带菌引起;叶基灰黑色,叶片变褐卷缩枯死,成片死亡,称发地火; ;2.叶瘟:秧苗和成株叶片,本田分孽盛期发病最重。叶片上病斑表现有四种类型:;第5页/共78页;第6页/共78页;第7页/共78页;第8页/共78页;第9页/共78页;第10页/共78页;第11页/共78页; 3.节瘟:
抽穗后发病;初在稻节上产小褐点→绕节扩大→节变黑腐、凹陷、缢缩,造成稻穗折断和白穗;; 4.穗颈瘟:
穗颈,枝梗发病初为褐色小点→绕轴扩展→轴变褐坏死,造成白穗;;第14页/共78页; 5.谷粒瘟:
椭圆或不规斑,中间灰白,有褐色边缘,早期发病,成暗灰色秕谷;; 二、病原物(Pathogen)
无性阶段属半知菌亚门/丝胞纲/丝胞目/梨形孢属/灰梨孢菌Pyricularia grisae;有性世代属子囊菌亚门Magnaporthe grisea,不常见;
1、形态:分生孢子洋梨形,或倒棍棒形,无色,成熟后1~2分隔,分隔处常缢缩。孢子梗不分枝,2~4个隔膜,基部较粗,色淡,顶端呈曲折状,孢子脱落后留有疤痕,常数根丛生,从气孔或表皮抽出;; 2、病菌生理特性
(1)病菌发育适温26~28℃,要求93%以上的湿度,孢子在水膜包裹条件下萌发最好;
(2)病菌可产生多种毒素,抑制稻株的呼吸和生长。例如:稻瘟菌素、薄层酸、吡啶羧酸、香豆素、稻瘟醇。; (3) 生理分化:稻瘟菌易发生变异,表现在培养性状,生理特性,对杀菌剂的抗性,对水稻品种的致病力等方面;根据在 7个鉴别品种上的致病表现(TTP、珍龙13、四丰43、东农363、关东51、合江18、丽江新团黑谷),长江流域籼稻品种上以ZB、ZC群小种为主,粳稻上以ZF、ZG群小种居多;
(4)寄主范围:在自然条件下,可侵染水稻、壮羊茅、秕壳草、马唐,人工接种可侵染小麦、大麦、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和杂草(狗尾草、稗草);
;稻瘟菌分生孢子形态图;第20页/共78页;;3月下~4月上开始产孢,5~6月最多,孢子气流传播。干燥条件下:分生孢子可活半年~一年,菌丝在病组织内可活1年以上。潮湿时:2~3年即可死亡。
; 四、发病因素(Epidemic factors)
(一)气象因素:气温在20~30℃,相对湿度90%以上在这个范围内,温度越高,湿度越大,潜育期越短。
湖北省:第一发病高峰 第二发病高峰
6月/上中~7月/中、下 9月/上~10月/上
中稻叶瘟早稻穗颈瘟 一季晚穗颈瘟
双晚叶瘟穗颈瘟;该病在湖北省的流行程度,与6~7月和9月的雨量密切相关;; (二)栽培管理
长期灌深水,偏施N肥,冷浸田发病重 ;
(三)水稻生育期
四叶期——分列盛期(叶40%展开到完全展开后2天内最惑病),抽穗期是穗颈瘟感病期(始抽穗到抽出6天内最惑病)。; (四)品种抗病性
籼稻粳稻糯稻
垂直抗性品种水平抗性品种
抗性基因:多为显性遗传和独立基因;4、抗性机制
(1) 形态结构抗病:表皮硅化细胞多,叶厚、窄挺;
(2) 保卫反应:病菌入侵,稻株体内多元酚→醌→与氨基酸缩合→黑色素→能杀死被菌入侵的细胞和病菌。;(五)菌源数量和生理小种的变化
1、菌源数量
适宜条件下,一个病斑可持续产孢14天,达2000~6000个分生孢子。
2、稻瘟病菌具有高度的异核和异质现象,极易发生变异。
;五、预测预报
根据越冬菌源、气候条件、寄主生育期三者关系,预测病害的发展趋势。
1、长期预报
历年的气候与发病的关系,对照当年的天气预报,作出病害流行程度的估计。
;2、短期预报
(1) 从越冬病草上查产孢始期,预测叶瘟始见期:
将病节、病穗颈干燥贮存,第二年春播前取200根病组织,捆扎后置室外,均温15℃时,逐日检查产生分生孢子的情况,病草见孢后——30~40天田间出现零星病株。
(2) 由发病中心预测虽瘟大田发病进度:
稻分列盛期,气温达20℃,查村旁生长旺盛苗田,若有中心病株,且预报有连阴雨——7~9天大田可能普遍发病,10~14天盛发。
;(3) 从病斑型预测叶稻瘟发病程度:
分列期出现急性病斑,若此种斑成倍增长,3~5天可能会大发生(说明苗情和气候均有利发病)。
(4) 孕穗期叶稻瘟预测穗颈稻瘟:
孕穗期剑叶瘟10%左右,急性病斑急增,气象预报:
?早稻抽穗期多雨
二晚抽穗有寒潮 穗颈瘟即可大发生
20℃以下低温
;六、防治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推广抗病品种
采用“引”“试”“繁”三步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3SR425 室外热力管道检查井41.docx VIP
- 2025年国企中层干部竞聘笔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DL_T 596-202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ocx VIP
- 1.宿州学院智慧资助系统操作指南(学生).docx VIP
- 2025北京大兴采育镇人民政府招聘临时辅助用工1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排查重点.docx VIP
- 装修工程保密合同模板.docx VIP
- 语篇分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doc VIP
- 用户评价意见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