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的演变。
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3.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原始社会;2)原因:;1)、概念:;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8;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几种形式;结果:;1.时间:
(1)开始实行:
(2)发展完善:
(3)瓦 解:; 明朝晚期,很多农民因生计困难,迫于无奈把土地卖掉。当时民间的土地买卖一般由卖方委托中介人寻找买方,三方一起议定价格,写成合约,三方签字画押,合约即可生效。;明朝的“鱼鳞图册”;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土地制度?如何认识土地制度的变革与调整?
主要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有制)
(2)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实质上属于国王私有,这样的土地制度称为井田制(国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主要形式有土地国有制、地主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而封建土地国有制度中的典型土地制度是屯田制和均田制
认识:
(1)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而土地制度的调整又促进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发展
(2)说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3)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意味着社会的转型;1.皇粮国税在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2006年中国政府宣布废止农业税,一般认为我国古代农业税收开始于( )
A.井田制
B.分封制
C.租庸调制
D.初税亩;2.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
A.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D.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3.战国时期,秦国“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 )
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 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6.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解决??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D.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定;二、重农抑商政策; 2).重农可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便于加强控制,有利社会稳定; 5).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发展。; 1、《管子·治国》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1、洪武十四年(1381)还规定:“农民之家止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穿绢布。如农民家但有一人为商贾,亦不许穿绸纱。”;专卖制度; 这样一种制度,根据文献记载,说它源于春秋管仲相齐时的“管山海”政策应该是可信的.不过,这时专卖制度尚处于萌发期,它的制度体系还不健全和完备.到了西汉武帝时期,为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实行盐铁官营和榷酒等经济政策,其具体做法,据《汉书·食货志》的记载,是官府在全国各盐产地和铁产地,设置盐铁官,管理盐铁的生产;从事盐铁生产的盐户和铁户,无生产经营自由,他们被完全置于政府的控制之下;政府发给盐户和铁户必要的生产工具,所有产品由官府收购、运输和销售;禁止民间私自生产和运输销售,如有违反,处以重刑重罚.这样,官府通过控制盐铁等重要商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从而达到了政府垄断利源的目的.随着这套政策的实施,专卖制度形成体系并趋于定型。; 在唐宋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专卖制度得到恢复和实施。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第五琦恢复盐的专卖。到文宗太和九年,茶叶由税茶改为榷茶,唐王朝又对茶叶实行专卖。宋代,宋王朝一立国,就禁榷茶、盐。同时,专卖制度的专卖范围不断扩大。中唐以前,国家专卖的商品,始终局限于盐、铁、酒三种;中唐以后,除这三种之外,纳入专卖的还有茶叶、矾、醋,以及从海外贸易中得到的海外贸易品如香药、犀象等。 ; 1.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2.秦《琅玡刻石》:“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与该主张相左的是:( )
A.宋明理学???
B.重农抑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