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1:
西班牙画家胡安·德·苏巴朗(1620-1649)约1640年创作的油品《巧克力》,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巧克力的推崇。17世纪富有的欧洲人像阿兹特克上层社会人士一样把巧克力作为一种奢侈的饮料。这里,苏巴朗描绘了引人注意的消费中真正全球性的体验:从墨西哥进口昂贵的巧克力到西班牙、再用从中国进口的更昂贵的瓷杯来饮用。
——菲利普·费尔由德意—阿迈斯托
《世界:一部历史(下)》;材料2:
茶的冲饮仍是仿效中国人做法,冲得很淡;当时人们饮茶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它有所谓的药???。因而佩皮斯在1667年6月28日写道:“我妻子在家泡茶,玻蒂卡里家的佩林先生告诉她说,这种饮料对她的感冒和炎症有好处。”在荷兰,著名的内科医生邦特库给人开了一天饮100—200杯茶的处方,他本人也不分昼夜地饮茶。
——查尔斯·辛格《技术史》
材料3:
自从18世纪50年代,富于特色的英式下午茶产生于这个时期。亚历山大·卡莱尔在自传中谈到1763年在哈罗门的时髦生活时说:“那些贵妇轮流提供午后茶和咖啡。”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午后茶成为一种隆重而固定的礼仪,应该归功于英国第七世贝德福特公爵夫人安妮(1788—1861年)。当时人们食用丰盛的早餐,和没有仆人照料的简单的午餐,直到晚上八点才开始使用正式的晚餐,晚餐后在会客室饮茶,公爵夫人别出心裁,规定在5点饮用茶和点心,按照他们的饮茶习惯增加了牛奶和糖。
——施茜《从中国功夫茶到英式下午茶》;材料4:
在公元前10000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漫长岁月里,物种交流是罕有的并且通常是无关紧要的。到公元前2000年为止,在新几内亚、非洲和美洲的物种交流相比欧亚是十分受限的。与亚洲——特别是公元前 2000年左右从尼罗河到印度河这一世界上互动程度最深的地区——相比,美洲无论是物种交流还是其他任何种类的互动在规模上都要小一些。
在接下来的3000年左右的时间中,生物交流的速率虽然在加快,但这一过程时断时续,并不连贯。当条件有利于贸易,例如大国用武力取得了广阔地区的和平时,物种交流便开始加快。大致在公元前100年到公元200年这300年中,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分别达到了顶峰。这期间,被统称为丝绸之路的跨亚洲贸易线上的交通变得十分繁忙,在所运输的物品中不可避免地包含有动植物和病原体。中国得到了葡萄、非洲高粱、骆驼和驴,而罗马则获得了樱桃、杏、桃子、核桃,可能还无意引入了天花和麻疹。
此后,由于适宜的政治环境,欧亚历史又先后迎来了两次物种交流大幅增快的时期。其中一次发生在公元七八世纪的唐朝初期。唐朝政府大量进口外来动物、香料植物、观赏花卉等新奇的生物。755年,“安史之乱”撼动了唐朝立国的根基。地理政治局势的稳定性和唐朝对外来事物的包容性都发生了改变,主旋律衰落而不是增长,物种交流的机会也随之减少了。
——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一、旧世界农场:美洲物种的外传;一、旧世界农场:美洲物种的外传;材料1:
万历庚辰,客有泛舟之安南往,公偕往。比至,首长延礼宾馆,每宴会,辄食土产日薯者,味甘美。公觊其种,贿于酋奴,获之。……未几伺间遁归。……壬午夏,乃抵家焉。……初,公至自安南也,以薯非等闲物,栽植花坞,冤白日,实已蕃滋,掘啖益美,念来自酋,因名“番薯”云。
——《凤岗陈氏族谱》
材料2:
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qiāo)确之地遍形栽播。
——陈世元《金薯传习录》
材料3:
(甘薯)不需天泽,不冀人工,能守困者也;不争肥壤,能守让者也;无根而生,久不枯萎,能守气者也。予行大江,天大旱,五谷不等,民食早木之实亡厌,今乃佐五谷,能助仁者也;可以粉,可以为酒,可祭可宾,能助礼者也;茎叶根皆无可弃,其直甚轻,其饱易充,能助俭者也;毫童食之而不患便噎,能养老者也;童孺食之止其啼,能慈幼者也;行道篙乞之人食之,能平等者也;下至鸡犬,能及物者也;其于士君子也,以代匾焉。
——何乔远《闽书》;一、旧世界农场:美洲物种的外传;一、旧世界农场:美洲物种的外传;材料1:
玉米、土豆、甘薯三大粮食作物都具有产量高、生长快、对土肥水要求低、对气候适应性强、播种期长、耗工少、受病虫害的影响小、便于储藏、可多种加工等许多优点。它们的广泛传播和全面普及,极大地增加了粮食产量,养活了越来越多的人。玉米在干旱、炎热、贫瘠的非洲作用更大,不知使多少瘦骨嶙峋的黑人得以果腹。玉米、土豆、甘薯等也可用作饲料(包括果实和茎、蔓、叶),这就大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生产出了更多的肉、蛋、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增强了人们的体质。而肉、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