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USSNESS
2022年钢材行业分析报告
Real estate market research
INVESTIGATION
目
01
钢材行业综述
02
钢材行业环境
03
钢材行业现状
04
行业痛点及发展建议
录
05
行业格局及发展趋势
①
钢材行业综述
行业定义、行业发展历程、行业产业链
定义
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大部分钢材加工都是通过压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钢(坯、锭等)产生塑性变形。钢材品种繁多,应用广泛,是现代工业中应用最早、用量最大的基础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铁路、车辆、船舶等工业领域及建筑、基建等工程领域。线材一般用普通碳素钢和优质碳素钢制成。按照钢材分配目录和用途不同,线材包括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优质碳素钢盘条、碳素焊条盘条、调质螺纹盘条、制钢丝绳用盘条、钢丝用盘条及不锈钢盘条等。板材是一种经平辊轧出,具有较大宽厚比的,平板型钢材,主要包括冷、热轧板/卷、中厚板、彩涂板(镀锌板、彩涂板、镀锡板、镀铝锌钢板)、硅钢、带钢
行业发展历程
1952年,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自此中国正式开始对钢材工业生产进行探索。中国钢材行业历经六十余年工业化建设及发展规划,主要经历了起步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转型升级阶段共四个发展阶段,现已形成良好的市场运行模式及完整的产业链结构。
稳定发展阶段(1978-2000年)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石化、机械等工业的迅猛发展,中国钢材需求量持续上升,行业开始出现民营钢材生产企业,部分企业相继引进国外钢材生产技术
起步阶段(1949-1977年)
为满足中国工业及军工发展需要,中国开始对钢材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并对钢材生产所需配套工业进行建设。这一阶段行业参与者由国营钢材生产企业组成,产品主要面对军工领域,产量较低
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4年)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钢材能产持续扩大,钢材出口贸易规模快速上升,中国人均钢材消费水平提高,民用领域钢材需求量迅速上升
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4年)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钢材能产持续扩大,钢材出口贸易规模快速上升,中国人均钢材消费水平提高,民用领域钢材需求量迅速上升
行业产业链
行业产业链上游
高炉、铁矿石、焦炭、辅料
行业产业链中游
冶炼、压延、加工
行业产业链下游
建筑、基建、机械、制造业、汽车
中国钢材行业产业链发展成熟,上游参与主体为原材料供应商,主要为生铁生产企业,主要提供钢材生产所需原材料;中游参与主体是钢材生产商,主要进行钢材研发、生产及销售活动;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建筑、基建、机械、制造业、汽车等领域。
产业链上游分析
中国钢材产业链中游主体为生铁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对上游原材料进行混合后,将金属铁从含铁矿物中进行提炼等活动等活动。主要产品为生铁铁水及生铁铸体。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冶炼时,铁矿石、焦炭及辅料从炉顶进料口由上而下加入,同时将热空气从进风口由下而上鼓入炉内,在高温下,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得到铁。高炉炼铁是指把铁矿石和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燃料及熔剂(从理论上说把金属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和矿石混合后高温也可炼出铁来)装入高炉中冶炼,去掉杂质而得到金属铁(生铁)。从产能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生铁产能分布广泛,当前中国共有28个省(区、市)具备生铁冶炼能力。中国生铁产能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及华南地区,产能排名前十生铁生产地区产能占中国总产能的74.5,其中河北省生铁产能最大,是中国唯一生铁产能过10亿吨的钢铁大省。
上游
产业链中游分析
中国钢材产业链上游主体为钢材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对上游生铁或再生钢铁料进行冶炼、压延、加工等生产活动,主要产品为各类型钢材。根据炼钢工艺所需原材料及设备数量,中国炼钢工艺分为长流程炼钢及短流程炼钢两种途径。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炼钢设备降低上游生铁或可回收钢铁原材料中的含碳量、去除硫、磷等杂质并调节材料中合金元素含量,从而生产出钢材料。
中游
产业链下游分析
钢材因为其独特良好的抗拉、抗压及机械加工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基建、机械、汽车、能源等领域。其中,建筑领域是中国钢材主要消费领域,约占35,基建领域钢材消耗量约占17,机械领域钢材消耗量约占14,制造业领域钢材消耗量约占11,此外,约8的钢材产品用于出口贸易。过去五年,受下游建筑、基建等工程领域快速发展,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钢材消费国。
下游
②
行业发展环境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行业主要政策
工信部
国务院
发改委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
关键品种重大工程——特种装备用超高强度钢材,节能环保装备与化工装备用耐蚀钢。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结合汽车轻量化发展、高技术船舶建造、超高效电机推广等工作,鼓励钢铁企业主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