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药合理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RA)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由于现在单纯的中医、西医对此缺乏特效的治疗的方法,中西医联合治疗得到了广大同仁的认可。现代医学对类风湿的认识发展很快。70年代认为治疗此病缺乏方法80年代提出了偏于保守的金字塔治疗模式,而90年代初期提出了与金字塔模式相背的降级治疗方案即“下台阶疗法”。即便如此,单纯的西药治疗类风湿其疗效还是不理想,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是目前的发展趋势所在。但是在治疗类风湿时,要强调的是中西药之间要合理应用,应纠正一些单纯的中医治疗加西医治疗这一模式,应该更深入到某一点,某一治疗环节上,从宏观辩证,深入到微观辩证中去,以取得更好疗效。现对联合用药,浅谈经验与体会如下:
一、中西药联用治疗类风湿的目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减轻或消除中药(西药)的毒副作用;扩大中药(西药)的作用范围;增强中药(西药)在体内的有效血浓度;减少西药(中药)的治疗量;加速起效,缩短疗程。类风湿治疗中的中西药合理联用现代医学将治疗类风湿的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2)病情缓解药(DMARDs);(3)皮质激素(CS)。(一)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与中药的合理联用NSAIDs治疗RA的主要问题是:胃肠道反应及肾脏的毒性作用,另外止痛缺乏选择性也是它的缺点。通过中西药合理联用,在增强疗效的同时,可减轻药物的副作用,扩大药物的应用范围等。我院临床应用认为,运用NSAIDs时,主要针对NSAIDs的缺陷及副作用来选择中药。通过宏观辩证与微观辩证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现代医学对中药的研究成果,严谨组方选药,具体方法如下:1、减轻副作用 有关资料表明79%的类风湿患者,常规剂量口服非甾体抗炎药1个月后,可有明显的胃黏膜糜烂及微量出血,20%的病人出现胃溃疡。最近有人认为目前治疗类风湿的剂量只能起止痛作用,大剂量时才有抗炎作用,由此产生的胃肠道反应还要更大。我们从临床多年观察到:大剂量的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后,会出现脾胃虚弱,脾虚湿阻等表现。根据辨证论治,在相应的治疗类风湿的中药中选用相应的中药或方剂,如黄芪,生苡仁,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方药。与非甾体抗炎药一起应用。我院用此方法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几乎没有因胃肠道的副作用而停药。而单纯使用西药的患者,30%的患者往往因胃肠道反应而停药。2、减少非甾体抗炎药的治疗量 上述提到的由于非甾体抗炎药明显的胃肠道副作用,临床上往往不能应用其有效的剂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桂枝,细辛,清风藤,全蝎等中药均有抗炎镇痛作用,特别是附子,有学者认为其镇痛作用,比消炎痛,保泰松稍弱,与阿斯匹林的作用相当。对小柴胡汤,乌头汤,防己黄芪汤等均有抗炎镇痛作用。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我们采用中医中药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不仅减少了非甾体抗炎药的剂量,减少了不良反应,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疗效。顺利的完成治疗疗程。3、扩大非甾体抗炎药的治疗范围 类风湿患者可表现全身关节疼痛,而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往往是全身性的,缺乏选择性。根据中药的归经,某些药物可选择性作用于某一关节或某一部位,如手臂疼痛可选用片姜黄,桑枝,秦艽:下肢疼痛可选用松节,木瓜,牛膝:颈背疼痛可加羌活,独活,葛根,防风;腰部疼痛可选用杜仲,狗脊,桑寄生;关节疼痛可选用丝瓜络,忍冬藤;等。根据类风湿患者不同的疼痛部位表现,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同时,有针对性的选择中药,以加强特定部位的止痛效果。4、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时间延长 中药乌梅,山楂,女贞子,山茱萸,五味子等属酸性, 非甾体抗炎药与这些中药中的一种,或几种联用,可以酸化尿液,减少非甾体抗炎药的排泄,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从而提高治疗类风湿的疗效。在临床辩证处方中发现加入乌梅等中药,比不加疗效要好。(二)病情缓解药(DMARDs)与中药的合理联用DMARDs被认为是治疗RA的第二、三线药物,此类药物主要有:金制剂(金诺芬或瑞得)、羌氯喹、甲氨喋呤(NTX),爱诺华及雷公藤等。据国外学者Anderson报道:80%的RA 患者呈慢性经过,并且认为其关节的损害大都发生在病后的前2年,因此,目前主张早期应用DMARDs,以减轻关节损害的程度,提高疗效,但此类药物副作用大,起效慢及停药后病情易反复等缺点,需要联合中药来弥补,具体途径如下。1、减少副作用 DMARDs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粘膜溃疡、皮疹、麻疹、斑秃、月经异常,血细胞降低等。我院在临床运用DMARDs时,根据不同的反应,辩证分型为:脾胃不和、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肝肾两亏等,根据这些分型在辨证论治治疗类风湿的处方中相应给于健脾和胃、健脾益气、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等中药治疗。通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