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件-第七单元(一)——唐诗四首.pptxVIP

大学语文课件-第七单元(一)——唐诗四首.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单元审美欣赏一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学目标:一、在阅读中认识审美二、在阅读中丰富审美体验三、在阅读中了解审美的价值单元项目:遇见更美的自己——美是“悦己”还 是“悦人”辩论赛 目录学习《唐诗四首》了解审美欣赏的含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学习《你来看此花时》第二部分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壹学习《你来看此花时》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七。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了解作者: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王守仁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致良知”学说,创建了以注重内心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特色的新儒学——阳明心学。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其门生将他的讲学语录辑录而成《传习录》,被广泛传阅。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花与“我”是如何建立起联系的?答:感应、感知经典语句赏析: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贰审美欣赏的含义叁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肆学习《唐诗四首》感遇十二首张九龄(673年~740年) 自幼聪明敏捷,善于属文。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富有胆识和远见,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感遇十二首(其一)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感遇十二首感遇十二首(其一)赏析:★诗前四句,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诗的后四句用春兰秋桂芳香袭人来委婉地说明自己行芳志洁并非为了求人赏识,以博取高名。感遇十二首思考:在感遇十二首(其一)是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的?★兰叶、桂花意象的运用,体现了传统审美意蕴中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用葳蕤、皎洁来比喻自己的状态,活用闻风相坐的典故,来比喻自己高洁的品德,体现了真善美相统一的美学观。感遇十二首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701年—761年),王维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旗帜。感遇十二首汉江临泛赏析:★首联——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整首诗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蕴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感遇十二首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701~762),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感遇十二首听蜀僧濬弹琴赏析:★首联——遇到来自故乡的僧人,心中亲切又倾慕;★颔联——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比喻琴声之清越宏远;★颈联——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陶醉于琴声,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琴声之高妙。绿绮、挥手、流水、霜钟等典故的运用,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蕴的守成与创新的统一。感遇十二首采莲曲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白居易(772年-846年),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感遇十二首采莲曲赏析:★“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是上承“ 荷花深处小船通”而来,由写景转为写景中之人。整首诗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蕴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感遇

文档评论(0)

allen7349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副教授持证人

知识共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4日上传了副教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