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学生用书P27])
1.(浙江会考)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________岩三大类。
答案:变质
2.(浙江会考)浙江稀土的自述:1亿年前,我熔化在岩浆中向地表运动,因动力不足在地下某处长住下来,直到2011年4月初,人们在浙江西北部发现了我。据此回答,浙江西北部蕴藏稀土矿的岩石属于(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喷出岩 D.侵入岩
答案:D
3.(2014年浙江学考)下图为太平洋某岛屿形成示意图。形成该群岛的主要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答案:B
(2015年10月浙江学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地区进行考察,记录如下表。完成下题。
行走
方向
东北
方向
东南方向
岩石
石灰岩
石灰岩
页岩
砂岩
砾岩
砂岩
花岗岩
页岩
石灰岩
岩层
代码
①
①
②
③
④
③
⑤
②
①
4.花岗岩形成过程中,与其两侧接触的沉积岩可能会变质成( )
A.大理岩、板岩 B.片麻岩、大理岩
C.石英岩、板岩 D.石英岩、片麻岩
答案:C
, [学生用书P35])
1.(浙江会考)2012年1月,广西某冶炼厂利用天然岩溶落水洞非法排放大量含镉废液,导致龙江河发生严重的污染事件。广西众多天然岩洞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下沉 B.板块生长
C.断裂下陷 D.流水侵蚀
答案:D
(2014年浙江学考)读石灰岩地区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2~3题。
2.按成因分,图中岩石属于(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答案:C
3.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风化作用
答案:C
(浙江会考)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红色山群(丹霞地貌)。读图回答4~5题。
4.该地区的红色岩层属于( )
A.砂岩 B.花岗岩
C.板岩 D.玄武岩
答案:A
5.形成红色山群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上升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答案:B
6.(浙江会考)下图中的四幅地貌景观,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
答案:A
7.(浙江会考)下列地质地貌示意图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a和b B.b和c
C.c和d D.b和d
答案:A
8.(浙江会考)图中花岗岩A处凹沟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堆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搬运 D.岩浆活动
答案:B
9.(浙江会考)下图是某中学生暑期外出旅游时拍摄到的景观,该区域可能位于( )
A.横断山区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答案:D
10.(2015年1月浙江学考)下列地形地貌,在地垒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是( )
A.日本富士山 B.华山西峰
C.东非大裂谷 D.渭河谷地
答案:B
11.(浙江会考)从日本群岛、台湾岛直至菲律宾群岛的这一岛弧链位于(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答案:A
12.(浙江会考)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13.(2014年浙江学考)下列剖面图所示地层中,最有可能储存石油、天然气的是( )
答案:B
(2014年浙江学考)读岩石圈板块分布地球剖面示意图(局部),完成14~15题。
14.宏观地形M是( )
A.巨大裂谷 B.低缓高原
C.岛弧—海沟 D.山脉—海沟
答案:C
15.一般认为N处喷发的岩浆来自( )
A.下地幔 B.软流层
C.海底岩层 D.板块内部
答案:B
(浙江会考)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回答16~17题。
16.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
①碰撞挤压 ②张裂作用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17.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渭河谷地的形成 B.日本地震的发生
C.青藏高原的隆起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答案:D
(2014年浙江学考)图a为某地貌景观图。为解释该景观的部分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图b的演示。读图完成18~19题。
18.该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口服国产托伐普坦片治疗肝硬化低钠血症的疗效观察.doc VIP
- 工程制图习题集(第3版)钟宏民 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青岛2024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 2.1 制作电子班牌 课件.pptx
- 新华师大版7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2024年秋新版教材).pptx
- 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安装调试技术.docx
- 手册三菱q系列plc培训.pdf
- 富士达各功能电梯地址码(1)(1).pdf VIP
- 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pptx VIP
- 序篇 不忘初心(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pptx VIP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精编知识点(新教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