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个伟大诗人之一,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一生经历了很大的转折,他从炫耀自己的家族转到关心国家命运,从抒写个人的情感转到关心人民的疾苦,是艰苦的生活使他变得伟大,是多难的命运升华了他的才华。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一时间山河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的杜甫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乱,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今天,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走进石壕村,去重温那段兵荒马乱的历史,感受诗人心系苍生的情怀。;1、了解杜甫及写作背景。
2、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3、了解藏问于答的写法及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
4、了解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他的《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军官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开始,整整持续了八年,这八年,大唐土地上一直是狼烟四起、战事连绵;这八年,整个大唐江山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特别是公元758年的冬末,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的六十万大军兵败邺城,大唐政权更是危在旦夕。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而《石壕吏》讲述的这个故事是作者亲眼目睹的当时生活中真实的一幕。 ;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暮 投石壕村,有吏夜 捉人。
老翁逾墙 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 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 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 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全篇是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 ;这户村民有哪些家庭成员?他们苦命在何处?;划分结构,说说这首诗的写作顺序。;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交待了什么内容?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暮投石壕村”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怎样理解“有吏夜捉人”?;老翁为什么要“逾墙”?;“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听妇前致词”是谁在听?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老妇一家三男被征,说明了什么?三男已死二男,又说明了什么?;老妇说“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有什么用意?;差役是否大发慈悲放过老妇了呢?请从书中找依据。;促使老妇急请服役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如”字用得很含蓄,假如有人在哭,那么会是谁在哭呢?假如没人哭,作者为何有此感觉?;杜甫为什么没有被抓走呢?;杜甫为什么对悍吏捉人保持了沉默?甚至都没有安慰老翁呢?;诗中的老妇是个什么样的人?;分析石壕吏的形象。;合作探究;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
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
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
阳役,犹得备晨炊。;诗歌题为“石壕吏”,诗人为什么却没有正面描写“悍吏”?;(2)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虽然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目前这场平叛战争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以作者支持这场战争,并且希望此战获胜。他同时也明白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做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对统治阶级爪牙的凶横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