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植物病害与病害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菌核:真菌菌丝交结形成的结构。大小、形态各异。 细菌性病害:菌脓、菌块 内部病状:维管束变褐;内部病征:内含体 第二章植物病害与病害系统 第一节 植物病害 一、病害(disease) (一)概念 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其生命过程中受到生物因子(病原生物)或非生物因子(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植物细胞或组织机能失调,出现形态异常的变化过程, 产生症状和降低植物产量和品质。 1、病原:刺激植物生病的因子。 生物因子:菌物、原核生物、病毒、 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非生物因子:不适宜的理化环境因子 (光、温、水、气、土、肥、药、毒) 遗传因子:白化苗、遗传性不孕等。 2、病程:产生连续性机能失 调的过程:生理病变→细胞和 组织病变→形态病变。 区分虫害和伤害的标志 4、经济:植物产量和品质下 降,造成经济损失 。 与经济重要性为标准 3、症状:病植物外观上 出现不正常表现。 描述病害、命名病害和诊 断病害的主要依据。 (二) 理解植物病害的四个层次 二、病因学(etiology) 病因学:研究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causes of disease),或是构成病害的要素(Elements of disease). 病因: 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包括:病原(agents of disease ) ;环境条件和植物的抗病性. 病原:引起植物病害的直接作用因子。包括:生物性病原,又称病原物(Pathogen);非生物性病原.    (一) 病因与病害 环境因素 病原物 植物抗病性 侵染性 病害 植物耐受性 理化因素 生理性 病害 不良遗传因子 遗传病 植物 病害三要素:病原物、寄主植物、环境条件 (二) 病原类型 生物病原(病原物) 非生物病原 植物病原菌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毒和亚病毒 植物病原线虫 寄生性种子植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分子生物 植物不良的遗传因子 温:低温、高温、冻害 光:日灼、阴害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水:旱、涝 气:通气不良 药害:农药,激素 肥害:烧苗,中毒 毒害:土壤有毒物质 污染:空气、土壤、水 营养失调:缺素 侵染性病害 (传染病) 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 (自然与非自然) 菌物 原核生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 病毒 线虫 (三)重要的植物病原物类型及其基本形态 (四)病原对植物的作用以及各类病害的重要性 非生物因素与植物的关系:单向作用 病原生物与寄主植物的是在环境条件影响下的双向作用或多边关系 自身表现或与环境互作 病原物 寄主植物 环境条件 非生物病原 植物 环境 基因 植物 遗传因子 三、植物病害的类型 (一)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分: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1、非侵染性病害 由于生长环境条件不合适,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的,是非侵染性的,这不能传染的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有时叫生理病害。 2、侵染性病害 由于病原物对植物侵染造成的,因可传染,又叫传染性病害。病原寄生物叫病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五大类。 3、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相互关系 (1)非侵染性病害可加重后者的发生,造成伤口。如苹果腐烂病。 (2)后者可致使植物非侵染病害的发生。 (二)根据病原生物的种类分: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以及寄生性种子植物引致的病害等。 (三)根据病原物的传播途径分:气传病害、土传病害、种传病害以及介体传病害等。 (四)根据表现的症状类型分:花叶病、斑点病、溃疡病、腐烂病、枯萎病、疫病、癌肿病等。 (五)根据植物的发病部位分:根部病害、叶部病害、茎秆病害、花器病害和果实病害等。 (六)根据被害植物的类别分:大田作物病害、经济作物病害、蔬菜病害、果树病害、观赏植物病害、药用植物病害等。 (七)根据病害流行特点分:单年流行病、积年流行病。 (八)根据病原物生活史分: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 四、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降低产量:1845年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马铃薯几乎绝收。1950年我国小麦锈病大流行,减产120亿斤。1996年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中国辽宁流行,绝收25万亩,损失2.5 亿Kg。全世界农作物因病害减产:粮食10%、蔬菜40%。 2、降低品质:水稻发生稻瘟病使碎米率增加;甜菜得褐斑病后,含糖量大大减少;小麦患锈病后而面筋减少。 3、产生有毒物质,使人畜中毒:甘薯黑斑病产生有毒物质黑疤酮,病薯喂牛羊而导致气喘和死亡。小麦赤霉病的小麦生产面粉(赤霉烯酮),人产生头昏、呕吐、腹泻,严重时死亡。 6、增加生产投入:因防治病害投入人力、物力和各种设备,增加开支、降低经济效益; 7、环境污染:大

文档评论(0)

smartxiaoh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