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艺术比较.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而言之,西方艺术受西方宇宙意识制约和外向型美学致思的引导,总体上选择了科学化的道路,并呈现出渗透着一定主体色彩的忠实自然的风格。艺术的进步往往离不开科学进展,如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光学、心理学等,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更新。这一点与中国艺术的发展主要依靠人文科学的进展和艺术家的悟“道”的深入程度大相径庭。 第二节 中和婉约与激扬奔放 从艺术作品的美学风格上看,中国艺术在儒家倡导“温良恭俭让”的中庸哲学熏染下,注重情感表现的委婉与节制,向往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温婉柔情和温柔敦厚的含蓄有致。西方艺术则崇尚刚性之美,倡导英雄主义与悲剧精神,在艺术作品中充溢着率性的铺张、浪漫的激情和深沉博大的气势。 一、宁静淡泊的闲情逸致 中国艺术的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之美。所谓“中和”,就是适中和谐,照古人项穆的解释,“中也者,无过不及是也。和也者,不乖不戾是也”。它强调对立面的朴素的和谐统一,强调入与自然、主体与对象、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的朴素的和谐,强调按照一定的文化法则把多样或相反的因素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论音乐须五音配合、八音克谐;谈绘画当“错画为文”,“墨分五彩”;讲书法要长短曲直…… 中国艺术门类众多,源远流长,作品表现出来的风格韵致也千差万别。怀素《自叙帖》奔放无羁,王实甫《西厢记》清丽缠绵,表意达情的媒介不同;北碑遒健雄浑,峻峭方整,南帖秀逸摇曳,含蓄潇洒,北方梆子高亢悲壮,南方昆曲靡曼轻扬,地域灵气禀赋不同;或偏阳刚,如“镂金错彩”,或偏阴柔,如“出水芙蓉”,儒道二家追求不同;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历代审美意趣不同。虽则千姿百态,千媚万妍,却都从不同的侧面透射出中和婉约的总体审美倾向,流露出宁静淡泊的闲情逸致。这种审美倾向越到后来,表现得越鲜明而集中。 宋代绘画每得远逸的品评,最显中和婉约之韵味。郭熙的《早春图》画春景不用桃红柳绿,不借云蒸霞蔚,但见主峰高耸,众山环拥,仿佛相互顾盼,又似作揖朝拜,山间云雾蒸腾,岚气吞吐,枯枝发叶,春水初涨。农妇抱婴携幼,渔父收网上堤,旅人负载远行。让人在一派宁静淡泊的景象中感受到萌动的春意。故而乾隆要赏画题诗:“树木发叶溪开冻,楼阁仙居最上层,不藉柳桃闲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再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疏林薄雾,掩映几家农舍;绿柳丛中,走出几队轿马;码头岸边,百船满载待发;汴桥上下,万头攒动争喧;城内城外,行人络绎不绝,店铺鳞次栉比。一派和和乐乐、熙熙攘攘、庸庸常常景象,全然不觉喧嚷繁杂,画首静谧安宁的乡村野景和画尾那位问路老人的回首张望,起到了很好的协调均衡作用。 所谓书画相通,“中和”的审美理想体现在书法之中,便是要求情理结合,情感抒发要符合理性规范,适中而不过分。外在体势要“势和体均”“平正安稳”,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两相兼顾,不偏不倚,表现出刚柔相济,骨肉相称的“中和”之美。对于此点,元代书法家郝经谈得最为充分:“太严则伤意,太放则伤法”,他认为书法最佳的境界应是:“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刚而不亢,柔而不恶;端庄而不滞,妥娜而不欹;易而不俗,难而不生;轻而不浮,重而不浊;拙而不恶,巧而不烦;挥洒而不狂,顿掷而不妄;夭矫而不怪,窗眇而不僻;质朴而不野,简约而不阙;增羡而不多;舒而不缓,疾而不速。 沉着痛快,圆熟混成。”洋洋洒洒,廿一“而不”,把书法的“中和”之美讲得淋漓尽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所以被推为古今第一、万世楷模、尽善尽美,关键就在于“志气和平,不激不厉”“同夫披云睹目,芙蓉出水”,如“阴阳四时,寒暑调畅”,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在于达到了“中和”的最高境界。“逸少可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古人比较颜真卿的《祭侄稿》与《争坐位帖》,总认为前者更胜过后者,理由便是“《坐位帖》尚带矜怒之气,《祭侄稿》有柔忍焉。藏愤激于悲痛之中,所谓言哀己叹者也”。 与书画完全异质的中国音乐,虽然未能像书画一样以自己为中心获得独立发展,而一直依附于其他文化领域以游散的方式发挥功能,却似乎因此更早地受到“中和”思想的教化。孔子对于令其“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发出了“尽善矣,又尽美也”的喟叹,而对《武》则说“尽美矣,未尽善也”。言下之意,便是要求内容与形式要完美地结合。同时还称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表现情感有所节制,适度不过分,使音乐审美的内在情感体验与外在表现都保持在“中和”的状态。这又与他“郑声淫”“放郑声”的斥责,形成鲜明的对比。正因为强调“中和”,故而古人以吟唱总器乐更接近情的本性,才硬给音乐分了等级,有了“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独奏的表现形式则因与士大夫们独立淡泊的心境应合,让其“目送归鸿,手拂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故而获得了独立的发展,产生了《高山流水》、《潇湘水云》、《

文档评论(0)

blingjingy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