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的建立民族:契丹族建立时间:10世纪初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临潢府10世纪初上京契丹文字契丹货币契丹鸡冠壶契丹国建立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二、西夏的建立民族:党项族西夏建立时间:11世纪前期西夏 元昊建立者:都城:兴庆府西夏买牛契约西夏货币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创制西夏文字 2、辽的扩张: 辽太宗时,辽取得了 幽云十六州 (P36“相关史事”),使中原地区丧失了山川之险与长城防线(图册P17)。从此,与中原政权冲突加剧。 宋太祖晚期,辽、宋关系友好。三、辽与北宋的和战辽宋关系: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3、辽宋议和——澶渊之盟①签订双方:②内容:③评价:①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后世仍以齿论。②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 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 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 得创筑城隍。③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 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④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北宋、辽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材料一: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 万匹。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 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 马、骆驼等。材料三:(战后几十年内)生育繁息,牛羊被野, 戴白(白头发)之人,不识于戈。问:根据材料,说说澶渊之盟有什么影响?消极: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积极: 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宋夏关系: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四、西夏与北宋的战、和 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两败俱伤。最终,宋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影响: 加重了北宋百姓的负担,但带来了和平,有利于西夏与北宋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辽(契丹族)上 京 临 潢府西夏(党项族)兴庆府东 京北 宋(汉族)梳理归纳:政权名称民族建国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契丹)北宋西夏上京临潢府(今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族耶律阿保机916年汉族赵匡胤东京(今河南开封)960年1038年元 昊党项族兴庆(今宁夏银川)根据本课所学内容,比较分析:辽与西夏有什么共同点?1、都是少数民族,以游牧生活为主2、都建立了政权3、都是受到汉人文化的影响4、与北宋的关系时战时和本课小结辽(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党项族 )西夏10世纪初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上京元昊宋夏议和澶 渊 之 盟11世纪前期兴庆府(汉族)北宋宋太祖960年东京(今开封)当堂达标1.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秦﹣鲜卑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李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2.“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北宋与金BA学以致用3、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学以致用4、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5.以下选项不属于北宋与西夏和谈后带来的结果是( )A.西夏皇帝向北宋称臣B.北宋定期给西夏岁币C.西夏、北宋双方商业互不往来D.宋夏边境安宁,生产贸易兴旺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