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债经济学 第五章 三、国债流通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国债流通是国债在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 的转让。在分析国债发行的货币效应时,我 们将国债的承购者(即经济主体)分为三 类,即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部门 (包括企业、团体、机构、个人等)这种划 分,依据是他们在货币供给中的不同作用。 公债经济学 第五章 国债流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债在同类经济主体之间的转让;另一种是国债在不同类经济主体之间的转让。 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公债经济学 第五章 中 央 银 行 商业银行 A 商业银行 B 非银行部门 A 非银行部门 B 表示国债在同类经济主体之间的转让 表示国债在不同类经济主体之间的转让 国债流通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见下表 公债经济学 第五章 同类经济主体之间 不同类经济主体之间 经 济 主 体 部 门 非银行部门之间 商业银行之间 商 业 银 行 收 回 贷 款 买 国 债 商 业 银 行 用 超 额 准 备 金 买 国 债 商业银行 与非银行 部门之间 商 业 银 行 卖 国 债 商业银行 买 国 债 收回贷款买国债 用超额准备金买国债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 中央银行与非银行部门之间 中 央 银 行 卖 国 债 商 业 银 行 卖 国 债 买 卖 行 为 非银行部门之间相互买卖国债 对 货 币 供 给 的 效 应 中 央 银 行 卖 国 债 非 银 行 部 门 卖 国 债 中 性 中 性(卖国债方须放贷款) 扩 张(卖国债方须放贷款) 中 性(卖国债方须放贷款) 中 性 扩 张 紧缩银根 放松银根 放松银根 紧缩银根 公债经济学 第五章 四、国债偿还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在国债到期之时,政府的偿债资金来源主要有预算结余、偿债基金、举借新债、投 资收益和课征税款等。 从分析货币效应的角度看,由于预算结 余和偿债基金一般也是从税收收入转化而来 的,投资收益还债的货币效应又类似于税 收,因此这里主要分析两种情况:一是以税 偿债;二是举新债还旧债。 公债经济学 第五章 1.以税偿债的货币效应 国债偿还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以税偿债)见下表 * * 公债经济学 第五章 第五章国债的经济效应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 公债经济学 第五章 国债的经济效应是指国债的运行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社会经济活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分析国债的经济效应,应当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公债经济学 第五章 第一节 国债对财政收支的影响 一、国债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1、国债对当年财政收入的影响 一国政府为了行使其职能,必须进行一定量的财政支出,也就必须拥有一定量的财政收入。 公债经济学 第五章 当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时,便会出现财政赤字。对于如何弥补财政赤字,理论界大体上有下列四种看法。 动用财政历年结余 但这种方法直接要受过去财政是否有结余这一条件的限制 向中央银行透支 这种方法的负作用是往往会引起通货膨胀 增加税收 这种方法既要受到立法机关的制约,也往往遭到纳税人的强烈抵制 发行国债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以这种方法来弥补财政赤字 公债经济学 第五章 发行国债虽然也要由立法机关批准,但相对于改变税制来说,则要简单的多。同时,对纳税人来说,多缴纳税收总是增加负担;而对国债承购者而言,购买国债则被认为是增加财富的一种较好的途径。 这表明,发行国债,是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有效方法。 而发行国债,使政府获得了更多的可支配资金。从这个意义上说,意味着当年财政收入的增加。 公债经济学 第五章 近年债务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 年 份 债务收入 财政总收入 债务收入/财政总收入 2019 1549.76 7791.96 19.89% 2019 3310.93 13186.88 25.11% 2000 4180.10 17575.33 23.78% 2019 6879.34 33275.81 20.67% 2019 7042 31 649.29 22.25% 2019 8883.3 39372.2 22.56% 2019 23483.28(含1.5万亿特别国债 51304.03 45.77%(16.54%) 2019 8615 61316.9 14.0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