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36
麻黄汤_伤科方书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TOC \o 1-3 \h \z \u
麻黄汤_伤科方书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
1. 原方 16
1.1. 组成:肉桂3分,干姜5分,半夏1钱2分,厚朴7分,桔梗7分,枳壳7分,麻黄(去节)2钱,苏木5分,川芎7分,陈皮(姜汁制)1钱。 16
1.2. 功效:破伤风发寒者。 16
1.3. 来源:《伤科方书》。 16
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16
2. 相似度70%:五积散 16
2.1. 组成:肉桂、干姜、当归、白芍、半夏、枳壳、桔梗、白芷、麻黄、川芎各等分。 16
2.2. 原方对照:肉桂3分,干姜5分,半夏1钱2分,厚朴7分,桔梗7分,枳壳7分,麻黄(去节)2钱,苏木5分,川芎7分,陈皮(姜汁制)1钱。 16
2.3. 加:当归、白芍、白芷 16
2.4. 减:厚朴、苏木、陈皮 16
2.5. 功效:阴阳两感,内伤生冷,外伤风寒,头疼呕吐,满身拘急,腹痛,憎寒发热。 16
2.6. 来源:《虺后方》。 16
3. 相似度62%:加味流气饮 16
3.1. 组成:川芎、麻黄、甘草、肉桂、干姜、半夏、茯苓、枳壳、白芷、厚朴、芍药、陈皮、苍术。 16
3.2. 原方对照:肉桂3分,干姜5分,半夏1钱2分,厚朴7分,桔梗7分,枳壳7分,麻黄(去节)2钱,苏木5分,川芎7分,陈皮(姜汁制)1钱。 17
3.3. 加:甘草、茯苓、白芷、芍药、苍术 17
3.4. 减:桔梗、苏木 17
3.5. 功效:足发背。 17
3.6. 来源:《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17
4. 相似度60%:加味五积散 17
4.1. 组成:陈皮、干姜、肉桂、当归、枳壳、白茯苓、麻黄、甘草、厚朴、半夏、桔梗、白芷、芍药、苍术、川芎。 17
4.2. 原方对照:肉桂3分,干姜5分,半夏1钱2分,厚朴7分,桔梗7分,枳壳7分,麻黄(去节)2钱,苏木5分,川芎7分,陈皮(姜汁制)1钱。 17
4.3. 加:当归、白茯苓、甘草、白芷、芍药、苍术 17
4.4. 减:苏木 17
4.5. 功效:触经感冒。经行身体麻痹,寒热头痛者。 17
4.6. 来源:《宋氏女科》。 17
5. 相似度60%:五积散 17
5.1. 组成:苍术20两,桔梗20两,枳壳6两,陈皮6两,芍药3两,白企3两,川芎3两,川归3两,甘草3两,肉桂3两,茯苓3两,半夏(汤泡)3两,厚朴4两,干姜4两,麻黄(去根节)6两。 17
5.2. 原方对照:肉桂3分,干姜5分,半夏1钱2分,厚朴7分,桔梗7分,枳壳7分,麻黄(去节)2钱,苏木5分,川芎7分,陈皮(姜汁制)1钱。 18
5.3. 加:苍术、芍药、白企、川归、甘草、茯苓 18
5.4. 减:苏木 18
5.5. 功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身热无汗,头痛身痛,肩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以及脚气痹痛,疮疡痈疽,妇女血气不和,心腹疼痛,月经不调等属于寒湿者。阴经伤寒,脾胃不和。太阴伤寒,积聚腹痛。感寒发疟初作。寒湿伤肾,气滞腰疼,不可俯仰。产后身痛,兼感寒伤食。身热无汗,头痛身痛,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冷秘,寒疝,寒疟,恶寒无汗。附骨、咬骨二疽,初起不红不热,如同伤寒,渐次漫肿无头,筋骨疼痛,腿不能伸者。 18
5.6. 来源:《理伤续断方》。 18
6. 相似度60%:熟料五积散 18
6.1. 组成:白芷3分,川芎3分,芍药3分,甘草3分,茯苓3分,当归3分,肉桂3分,陈皮6分,麻黄6分,厚朴4分,干姜4分,桔梗1分半,枳壳5分,半夏2分,苍术7分半。 18
6.2. 原方对照:肉桂3分,干姜5分,半夏1钱2分,厚朴7分,桔梗7分,枳壳7分,麻黄(去节)2钱,苏木5分,川芎7分,陈皮(姜汁制)1钱。 18
6.3. 加:白芷、芍药、甘草、茯苓、当归、苍术 18
6.4. 减:苏木 18
6.5. 功效:感冒寒邪,头疼身痛项强,拘急恶寒,呕吐腹痛;及伤寒发热,头痛恶风,内伤生冷,外感风寒,并寒湿客于经络,腰脚酸疼;及妇人经脉不调及腹痛带下。 18
6.6. 来源:《医学入门》卷八。 19
7. 相似度60%:秘传加味二陈汤 19
7.1. 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芩、枳壳、苏子、桔梗、厚朴、肉桂少许。 19
7.2. 原方对照:肉桂3分,干姜5分,半夏1钱2分,厚朴7分,桔梗7分,枳壳7分,麻黄(去节)2钱,苏木5分,川芎7分,陈皮(姜汁制)1钱。 19
7.3. 加:茯苓、甘草、黄芩、苏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开屏的孔雀》少儿美术PPT绘画课件创意教程教案.pptx VIP
- 四张纸-如何做好优莎纳事业.doc VIP
- sucgodwork天工软件2017 godwork_说明eos操作手册20170821.pdf VIP
- Unit 3 Developing ideas Just A Brother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管道介质色标.doc VIP
- 《室内天麻种植技术》(室内怎样种植天麻).pdf VIP
-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docx VIP
- 2025年骨干教师笔试试题及答.docx VIP
- 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试卷及答案.doc VIP
- 慢性盆腔炎治疗进展及护理.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