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地质软岩 ;工程软岩 ;工程软弱岩石主要种类 ;软岩隧道的主要特点 ;软岩隧道破坏机理 ;软岩隧道特点 ;软岩隧道变形破坏的主要特征 ;软岩隧道突出问题实例 ;主要原因:围岩以碳质泥岩、千枚岩结构为主,岩体结构松散、岩体软弱,呈镜面结构,表面光滑,层间结合力差,遇水软化、泥化,自稳能力差,围岩对支护压力大;超前小导管多数未注浆,未能起到预先固结岩体作用;初期支护背后未及时注浆回填,不能利用初期支护约束围岩变形,也不能使支护与围岩形成共同受力体系,同时给地下水流??带走介质留下通道,进一步加大支护背后间隙;施工工序衔接不紧密,上下断面步距较长导致支护结构不闭合(较长段落在20~30天才能进行仰拱封闭);拱架安装不环向不顺接,接头处施工连接板不密贴,连接螺栓孔错位,仅对连接板四周进行点焊,大大削弱承载力,支护破坏和大变形均在节点处;连接板厚度不足,连接板厚度仅8mm,且拱架与连接板焊接不牢固,多数连接板已挤压变形,拱架与连接板焊缝开裂、脱落;拱架安设过程中未对拱脚及时支垫,承载后下沉量很大,累计达到60cm左右;施工过程中拱脚排水不畅,造成拱脚围岩浸泡,拱脚地基泥化,失去支承力。;(2)出口段
樟林隧道出口2010年3月28日开始进洞施工,采用30米Φ108*6mm大管棚进行超前预支护,洞身按CD法开挖支护。支护参数为:I18钢支撑间距50cm,网格间距为20cm×20cm的φ6钢筋网拱墙单层满铺,Φ25中空注浆锚杆长350cm,拱、墙部位按100cm×100cm梅花型布设,钢筋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衬砌厚度为45cm)。
施工后出现现边、仰坡严重开裂;初期支护拱顶下沉16cm,未收敛,初支喷砼出现开裂、剥落现象,变形侵限换拱;洞口导向墙下沉并向外偏移;地表下沉25cm,水平位移8cm,每天下沉速率2~3cm。
主要原因:洞口围岩较差。由粘土、砂粘土组成,土体强度低,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对围岩浸蚀,埋深较浅,且有坡体滑动趋势,致使初支变形、喷砼开裂;仰拱未封闭,削弱初支承载力。
;石林隧道
(1)大变形段
隧道进洞端经过165米浅埋段开挖后,连续1000m左右洞围岩处于软岩地段,围岩砂土状强风化泥岩、砂岩为主,拱部常有地下水渗出,呈淋雨状;围岩自稳能力极差,岩体松散,开挖后拱部及边墙土体坍塌严重,该段按设计Z5型支护参数施工后围岩压力不断增大,初期支护出现较大变形,最大累计变形量达米,局部采取注浆加固措施仍造成初期支护侵入二次衬砌净空范围,约300m初支侵入二衬净空,更换初期支护,严重制约进度(全隧道平均月进尺61m),工程成本增加40%。;(2)仰拱及二衬破坏段
石林隧道右洞YK14+260~YK14+320段于2010年8月进行开挖,开挖后随即进行仰拱封闭。
隧道上部围岩为灰黑色软塑状黏质土,中夹粉细砂质土,土体松散潮湿,无自稳能力;隧道中下部为粉细砂质土,较为松散;拱顶范围发现土洞,发生突泥现象,呈流沙状涌出,流沙内夹有石英砂岩颗粒,涌水量大,呈涌流状,拱部出现塌方。;主要病害是:
仰拱及填充:YK14+260~+320:YK14+260~+290仰拱施工后1个月(2010年10月),发现填充面沿隧道中轴线(纵向施工缝)纵向开裂,缝宽4~5cm;2010年11月发现YK14+260~+320仰拱填充顶面上鼓,最大达36cm;2010年6月再次监测发现YK14+230~+320段仰拱填充面开裂、上鼓有开裂和上鼓现象,其中有11处比较严重,集中在,缝宽4~5cm,深2~10cm,且有底鼓、断板、错台(最大处7cm)。
洞身拱墙:左边墙既有裂缝6处,缝宽基本小于1mm,个别为,长度~3m,倾角10°左右及环向垂直,平直状或起伏状延展,均自边墙脚向上发展,裂缝末端在起拱线以下,拱部未发现裂缝;右边墙既有裂缝8处,缝宽基本小于1mm,个别为,长度~3m,倾角10~15°及环向垂直,平直状或起伏状延展,均自边墙脚向上发展,裂缝末端在起拱线以下,拱部未发现裂缝;2011年8月19日~8月30日,在仰拱基底注浆加固底板围岩期间新增6条裂缝,其中左边墙4条。
;主要原因:围岩较差,内应力较大,造成初期支护过大变形,部分应力传递于二衬;围岩流变性较强,围岩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初期支护未稳定即施做二衬,造成二衬承担过大应力;因围岩长期不稳定形变,造成(洞周岩石塑性区)松洞圈不断向外延伸,支护荷载不断加大;仰拱变形带动二衬不均衡位移和不均匀沉降,引起开裂;隧道开挖后,底板上层围岩卸载,产生向上应力,引起弹塑性变形向巷道内鼓起;隧道两侧壁围岩在垂直应力作用下挤压底板,使底板受水平应力作用向巷道内鼓起;底板中部分土体遇水后体积膨胀,并使围岩强度降低,结构松散,易崩解、破碎,导致底板混凝土破坏上拱;底板岩层处于突泥涌水段,岩体的流变性致使底板围岩长期未稳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品经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申请表-模板.pdf VIP
- 宁夏枣泉电厂一期工程的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简本.doc VIP
- 202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常识题库及答案(共1344题).pdf VIP
- (人教PEP2024版)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新教材).docx
- 北京交通大学DSP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电话拨号音检测.docx VIP
- 妇产科规培年度述职报告.docx VIP
- 【庄歌】黄沙坪矿区生产实习.doc VIP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非谓语动词课件 (共49张PPT).ppt.pptx VIP
- 一种驱虫斑鸠菊提取物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杭州优迈SMART系统中文标示电气原理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