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化学热处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将碳化硼、冰晶石和氟化钙等破碎为粉末,调以粘结剂涂敷在工件表面,再装箱或置于还原性气氛中,加热进行渗硼。 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量工件渗硼。 ② 粉末法 埋入工件,加热到800~950℃渗硼,应用较广。 ③ 膏剂法 供硼剂 活化剂 填充剂 渗硼剂 碳化硼、硼铁等 氟硼酸钾等 以具有腐蚀性的三氯化硼或剧毒的乙硼烷为渗剂,渗剂昂贵,故尚未用于生产。 在气体渗硼基础上发展的离子渗硼,从实验成果看,可降低处理温度和渗剂消耗量,但尚未用于生产。 处理温度较高 畸变大 熔盐渗硼件清洗较困难 渗层较脆等 ④ 气体法 渗硼工艺存在的缺点 渗硫:是通过硫与金属工件表面反应而形成薄膜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经过渗硫处理的工件,其硬度较低,但减摩作用良好,能防止因摩擦热和塑性变形而引起的擦伤和咬死。 ㈢ 渗硫 ㈣ 渗铝 渗铝:是指使铝扩散渗入钢或合金表面,以提高渗件抗高温氧化性和抗热腐蚀能力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渗铝处理可以在钢件表面形成一层铝含量约为50% (wt)的铝铁化合物,或在镍基合金表面形成一层铝含量约为23~34% (wt)的铝镍化合物。 由于这层化合物的铝含量较高,在氧化时可以在渗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Al2O3膜,从而使钢件得到保护。 实践表明,渗铝后可使零件的抗氧化温度提高到950~1000℃。 渗铝对提高零件的抗热腐蚀能力也有明显作用。 第十二章 钢的特种热处理 感应加热表面热处理 火焰加热表面热处理 电接触表面热处理 激光热处理等 12.1 表面热处理 钢的表面热处理:是使零件表面获得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仍然保持原来的优良的韧性和塑性的一类热处理方法。 与化学热处理不同的是,它不改变零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而是依靠零件表层迅速加热到钢的临界点以上,并随之淬冷来达到强化表面的目的。 表面热处理 感应加热淬火 与普通淬火相比,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具有以下六方面的主要特点: 加热温度高,升温快 工件表层易得到细小的隐晶M 工件表层存在残余压应力 感应加热速度很快,因而过热度大 疲劳强度较高 硬度比普通淬火提高2~3HRC,且脆性较低 前三 工件表面质量好 生产效率高,淬硬深易控制 易实现局部加热和连续加热 加热速度快,没有保温时间,工件不易氧化和脱碳,且由于内部未被加热,淬火变形小 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后三 设备费用昂贵,并要配备专门的淬火机床; 加热温度不易测定和控制; 设备维护、调整和使用要求较高技术水平等 不足之处 感应线圈通以交流电时,就会在它的内部和周围产生与交流频率相同的交变磁场。若把工件置于感应磁场中,则其内部将产生感应电流并由于电阻的作用被加热。(电磁感应) 感应电流在工件表层密度最大,而心部几乎为零,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表面效应) ㈠ 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 电流频率越高,感应电流透入深度越浅,加热层也越薄。因此,通过频率的选用可以得到不同工件所要求的淬硬层深度。 电流透入工件表层的深度主要与电流频率有关: 可以看出: 这时整个电流透入层的电流密度迅速降低,从而使表层加热速度变缓,导致温度沿断面的分布在表层较为平缓,这样既可以保证零件具有一定的淬硬层深,又不容易使表层过热。 电阻率越大,导磁率越小,则电流透入的深度越大 室温 居里点/℃ 1000℃ μ 200~600 1 ρ ρ0 10ρ0 δ 20f -1/2 600f -1/2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示意图 较大直径零件的穿透加热,大直径零件如轧辊、火车轮等的表面淬火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分类 淬硬层深度 适用范围 电流频率 200~300KHz 0.5~2.0mm 中小模数的齿轮及中小尺寸的轴类零件等 高频 中频 工频 2500~800Hz 2~10mm 较大尺寸的轴和大中模数的齿轮等 50Hz 10~15mm ㈡ 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后的组织和性能 要弄清楚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后的组织,就必须首先了解高频感应加热时钢的相变特点。 ① 临界温度(Ac1和Ac3)升高,转变在一个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加热速度越快,临界温度升高越厉害。 ⑴ 快速加热时钢的相变特点 ② 奥氏体晶粒细小 ③ 奥氏体成分不均匀,有时组织中还残存第二相 ⑵ 高频感应淬火后的组织 ⑶ 高频感应淬火后零件的机械性能 ① 硬度 经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比普通淬火提高2~3HRC。 表层存在较大的压应力; M晶粒细小; 高碳M在低碳M中弥散分布; 较少的残A。 原因 ⑷ 合金元素的影响和氮化强化机理 氮化物形成元素和Al对氮化的影响最显著。 合金元素一般都减少氮化层的深度,其中尤以Ti 、Al最为显著,Cr次之。 钢中碳也会降低氮化层的深度,可能是由于由于钢中形成碳化物而阻碍了氮原子的扩散所致。 合金元素对氮化层的硬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其中尤以Al、Ti最为显著,Cr、Mo次之,Ni由于不形成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