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各种运动事件汇总笔记.pdf

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各种运动事件汇总笔记.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各种“运动”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历史科学课程,其中涉及到“运动”有那几处,跨越两个 世纪近百年的一个王朝有个民国,涉及到地主改良阶级、资产阶级革命党、追求进步的学生、 中国共产党队伍建设等中国多阶级的社会活动。 在近代史中,这些运动都属于社会运动,是指有组织的一群人,有意识且有计划的改变 或重建社会秩序的集体行为,主要包括改革运动和革命运动。按时间顺序大致有如下几个运 动: 第一个运动是洋务运动。(属于地主阶级自身领导改革运动) “洋务运动” (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 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 年,洋务派在 全国各地掀起的 “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所谓 “洋务” ,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 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 “洋法”操练军队(北洋,福建,南洋舰队)、 学习外洋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与外洋往来的事物有关的一切事情。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对洋务事业思想完整表述: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即“中体西用” (以 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中学支 配西学。),此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业绩: (一)兴办近代企业。1、军用企业。(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最大兵工厂); 金陵机器局(南京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堂)(最大造船厂);天津机器局(崇厚);湖 北枪炮厂(张之洞汉阳)2、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 织布局,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淮军、湘军;福建、广东、南洋、北洋水师主力 )(三)、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继 承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提倡 “自强”、 “求富” (口号);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 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不是要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洋务运动的失败。标志: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的特点:1、封建性。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 运动比起太平天国和明天说起的戊戌变法更容易考) 二、维新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甲午惨败,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知识分子站在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前列,他们代表了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这也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新的高度:不但科学技术,还要学政治制 度和思想文化。代表人物:康、梁(其学生为蔡锷是护国运动的发起人,梁本人后来与革命 党的分歧中被称为保皇党)、谭嗣同、严复。 作为方面: 1、向皇帝上书(1895 年因甲午战争 “公车上书”考生坐的免费班车 ); 2、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议》;谭嗣同《仁 学》;严复翻译赫胥黎《天演论》) 3、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4、办学会(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 5、设学堂(康有为万木草堂梁启超实务学堂(长沙) 6、办报纸(梁启超《实务报》、严复《国闻报》、湖南《湘报》(其中2,4,6 需背下来 ) 在此期间:政界有三派:出了新兴的洋务派就是与维新派对立的守旧派。三派(主要是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对峙的焦点是: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 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这些问题多与 “西学中体”有关。论战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戊戌变法共计 103 天,又称 “百日维新”。意义:(1 )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 )一场 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突破洋务派 “中体西用” ,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3 ) 思想启蒙运动。4、改革社会风习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失败的原因:1、维新派自身 的局限(内因):(1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 )、幻想帝国主义支持;(3 )、惧怕人民群众; 外因:守旧势力强大。 三、保路运动(群众革命运动) 清朝末年掀起的保路运动也称作 “铁路风潮” ,是四川、广东、湖南、湖北等省人民反 对清政府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出卖给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这次保路运动,不仅沉重地 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而且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为当时全国革命形势 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而它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文档评论(0)

学海驾舟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