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口腔生物学考点复习.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生物学考点复习 第一章 口腔微生物学 名词解释: 生态系: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相 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科学。 微生态学: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 生态连续:生物体栖息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的过程。 小生境 (niches):生物生活、居住的微小范围的环境。小生境的种类、数目是决定在 生境中生活的物种数的主要因子。生境或群落的结构愈复杂,其含有的生物种类愈多 极期群落 (climax community):生物体 (或细菌)栖息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的过程 称生态延续,在一个小生境中延续演化组成多种多样复杂的生物群 (菌群),环境条件趋于 稳定,菌属数和组成的无明显改变,这种群体称极期群落。 口腔生态系:口腔正常菌丛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许多正常菌丛和其宿 主之间呈动力的平衡状,这种平衡状态对于保持宿主的健康是重要的。 嗜温微生物:为在25-37℃中适宜生长的微生物。 绝对厌氧菌:在无氧环境中发酵生长,氧可抑制或杀灭的细菌。 兼性厌氧菌:在合适的碳或其他能源存在时可在有氧或无氧中生长的细菌。 微嗜氧菌:这类细菌的生长需氧,但所需氧的浓度比正常低,对需氧菌生长合适的浓度, 对这类细菌抑制。 牙菌斑 (老概念):堆积在牙表面或其他硬的口腔结构上,不能被中度水喷冲去的细菌 团块。 牙菌斑 (新概念):在牙和修复体上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沉积物,非白垢,它是能够容纳 多种多样菌丛生存的生物膜。 生物膜 (biofilm):牙面清洁后,唾液的一些成分会很快地吸附于其上而形成一层均 匀无细胞的薄膜,厚度约1~10um,龈缘区较厚而牙尖区较薄,成分大致与唾液相似,对细 菌有选择性吸附能力。 点隙裂沟菌斑:存在于牙硬组织沟窝点隙内的菌斑。 附着性龈下菌斑:附着于牙根面或牙结石表面,可能系龈上菌斑在龈沟或牙周袋内的延 续。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不附着于牙面或牙根面,却与结合上皮和龈沟上皮直接接触的菌斑。 固有菌丛 (indigenous flora):包含常以高数量 (大于1%)存在于某个特殊部位上 的菌属,如在龈上菌斑或舌表面。 增补菌丛 (supplemental flora):包含常居的,但是以低数量 (小于1%)存在的菌 属,当环境改变时可以成为固有菌。 暂时菌丛 (transient flora):是指口腔中的过路细菌。 简答: 【生物膜发育5个阶段】 ①形成条件薄膜,存有某些微生物的特异性受体,可选择性地接纳某些微生物。 ②细菌分子对宿主表面的吸附; ③同种细菌间的聚集和异种细菌间的共聚集; ④各菌属、种的繁殖; ⑤细菌从生物膜脱附着,传播或定植到其他部位。 【成熟菌斑三层结构】 ①基底层:均质,无结构。 ②细菌层:位于中间地带,含杆菌、球菌、丝状菌,呈栅栏状。 ③表层:G -、G+球菌、短杆菌、上皮、 食物残渣、衰亡细胞 【口腔正常菌丛的来源和成立】 ①刚出生:来源于母亲,如大肠杆菌和链球菌 ②随着对婴儿的喂养和看护:来源于母亲和近亲 ③小于1岁:口腔菌丛可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奈瑟菌等 ④学龄前:组成基本与成人相近似,少有产黑色素拟杆菌 ⑤13-16岁:产黑色素拟杆菌增多 ⑥成年期:主要为血链球菌、链球菌 ⑦老年期:血链菌、变链菌逐渐减少 【龈沟液采集】 ①沟内法:采集前刮除龈上菌斑、软垢、牙石,漱口,隔湿。先将滤纸前端轻插于龈沟 入口处,当感到阻力时再向龈沟深部插入,约5秒钟后取出,放入含预还原传送培养基的带 盖小瓶中,加盖灭菌液状石蜡后送检。缺点为:易使龈沟内壁擦伤、出血,而使龈沟液与血 液混合。 ②沟外法:此法适用于牙周袋较浅时,采集前同沟内法刮治龈上菌斑等诸项处理,然后 以短的滤纸片紧贴于牙面、龈缘和附着龈上,使龈沟液慢慢渗至滤纸上。优点为:避免对龈 沟内壁物理性刺激,减少出血。 第二章 口腔生物化学 名解解释: 胶原酶 (collagenase):存在正常牙龈和龈沟液中,随炎症程度加剧增加,其活性随 牙龈炎症、牙周袋深度和骨丧失程度

文档评论(0)

学海驾舟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