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学科:语文 执教人:陆柳枝 授课班级:高2019级8班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知识,理解文意 2、?了解诗歌内容,感受文中的生活气息与情趣,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感情。 3、了解典故的作用。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文基本知识,疏通文意 ?????? ??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诗歌中用典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的一大乐事,在中国文学史上,酒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曾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是由酒香酿成的,李白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聚会的场所,共同领略李白笔下《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诗酒的盛况。 听 从诗酒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 整体感知 问:题目是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题目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 1、解题: 标题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明确:时间——春夜 人物——诗人与从弟 事件——宴饮 地点——桃花园 序——一种文体,本文属宴集序,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题意: 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问:古人作息时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李白为何要在晚上设宴? 2、朗读课文 三 合作探究 三 合作探究 2、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 3、他们在宴会上做了哪些事情? 学生在思考、解决上列问题的同时,还要根据注释自读,扫除文字障碍。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地方,由学生回答或老师引导。 提示:通假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思考 思考并回答 带着疑问朗诵课文 疏通文意 思考并回答 培养学生从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齐读课文,赏出诗人的情感 落实基础知识, 解决本课重点。 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提问中进行文言文的积累。 四 解读文本 1、细读文章,梳理文意 (注:文言知识和文意梳理同步进行) 需要强调的文言知识: 通假字: 序天伦之乐事 序,通“叙” 古今异义: 为欢几何 几何:多少 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大自然 大块假我以文章 文章:美好的形象、斑斓的色彩 词类活用: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动词作名词,诗歌 幽赏未已 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飞羽觞而醉月 动词使动用法,使……飞动 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②状语后置: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③省略句: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2、作者为何写这篇宴集序? ①浮生如梦,为欢几何?(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②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秉烛夜游,古有先例) ③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春景召唤,热爱自然 ④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共享天伦,机会难得) 3、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4、他们在宴会上做了哪些事? 集会桃园,畅叙天伦 俊秀雅集,高谈清论 醉饮花月,酒杯频传 赋诗抒怀,依例罚酒 此次夜宴的整体风貌是怎样的?字眼是:乐。 “乐”的情感:对人生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对自然美景的陶醉。 小结: 全文生动地叙述了作者与堂弟们春夜宴饮于桃花盛开的园林,赋诗咏怀,畅叙天伦的情趣,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之情。 课文 研究讨论三 分析文中典故的作用 四 四 拓展延伸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庄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意思是:死生之差异,就好像梦与醒之不同,纷纭变化,不可穷诘。 明确:表明人生欢乐有限,今晚要尽情欢乐。提起下文并突出后面的事。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惠连:指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幼而聪慧,十岁便能作文,深为族兄谢灵运所赏爱,常一同写作游玩。 明确:用南朝文学家谢惠连的典故,目的是赞颂堂弟们的聪慧。 (类比)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晋代石崇,官至卫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有金谷园,曾与友人宴饮其中,作《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明确:李白所说的“金谷酒数”,即三斗。即表痛饮狂欢之意,又表现诸弟雅的一面。(自比、类比) 看 写 读 回答 品读 诵读 思考 回答 知识巩固 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字眼把握诗人的情感,体会其豁达的胸襟 分析归纳典故的作用,使学生了解与掌握用典的艺术手法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