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贵专的反面例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板桥在《板桥家书》中说道: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其对读书不求甚解、却猎的杂多现象,进行了声讨。确实如此,相较广泛涉猎,精深阅读更为重要。 古今中外,大凡成大事业、有大成就者,莫不如此。无论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还是王立群四十年研读《史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毕生沉潜敦煌学……读书贵专,才能向思想更深处漫溯,才能苦心孤诣,见“奇伟瑰怪之观”。 读书不是为了成为“立地书橱”,其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而发展人的思维和心智,必须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实现。读文学书,含英咀华;读历史书,神驰古今;读哲学书,参透颖悟;读科学书籍,穷尽物理……哪一样,是仅凭广泛涉猎能达到的? 时下,有人认为,读书当博览涉猎。诚然,博览可以在一定程度克服孤陋寡闻,但如此阅读,获取的往往只是“常识”“通识”。 古时书籍有限,读书破万卷尚有可能。但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信息激增,知识大爆炸,几乎成几何倍数增长,即使再博学的人,在浩瀚的人类知识面前,也只能是沧海一粟。那么,在世殊时异的今天,再推崇“读书破万卷”,无异于秋行夏令。这和那些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千位的人一样,除了博取“最强大脑”外,于发展思维、创新进步毫无裨益。 更何况,“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便捷强大的搜索引擎,使博闻强记成为“屠龙之术”,也在日益解构并重建着我们的阅读观、学习观。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阅读和学习。精读深思,显得尤为重要。 回首向来读书求学之路,我们也会发现,只有那些精读深思的知识,才会内化为自己的底蕴和学养;而那些博览、浏览的知识,往往如过眼烟云。今天,一部手机,包罗人类千年的知识,每天的低头刷屏,我们可谓“博览”了,但效果如何?除了“知乎”,除了猎奇,所获寥寥,反而败坏了阅读的趣味。正如阅读启蒙《弟子规》所说的“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文档评论(0)

小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