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戏曲考研笔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戏剧戏曲学笔记 综合艺术知识 戏剧和戏曲的区别 狭义的戏剧专职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载欧洲各国发展起来既而在全世界广泛流 行的舞台演出形式,在中国称为“话剧”; 广义的戏剧即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传统的以及现当代的各种戏剧形式。 戏剧的划分 西方:戏剧学类单指话剧,歌剧(音乐)、舞剧(舞蹈)都被排除在外; 中国戏曲的虚拟性 虚,指的是动作中所要操作或附着的东西并不存在,如开门的门,上马的马;拟,是仿 照、模拟生活动作,开门、上马的动作完全模仿生活中的动作,用真实的生活动作来引起观 众的幻觉。 1.戏剧表演的动作具有变形、强化、美化的性质,以及程式化的特点,有统一的规范。 2.戏曲时空随剧中人的叙述,根据人物的身份、动作而随意确立。 3.戏曲表演脱形求神,用经过提炼的、美化的抽象的表演来揭示生活现象的底蕴。 宋元南戏 ——以南方方言、南方曲调所组成的一种民间戏曲。 1.南戏之祖:《琵琶记》。 2. 《琵琶记》与《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史称“荆、刘、拜、杀” 四大传奇)的问世,标志着南戏已经成型; 3.最早的南戏—— 《张协状元》,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宋代南戏剧本; 4.最成功的南戏—— 《琵琶记》(元末,高明),昆曲常演的《吃糠》、《描容》、《上路》、 《扫松》、《坠马》均出自《琵琶记》。 元杂剧 1.元代是我国戏剧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2.关汉卿——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之一; △悲剧《窦娥冤》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手法结合。 △喜剧《望江亭》,川剧《谭记儿》、京剧《望江亭》均改编于此,京剧《望江亭》是张 君秋先生的代表作; △喜剧《救风尘》; △历史剧《单刀会》取自三国题材。 3.元杂剧常识: 1)结构一般以一本四折为单位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四折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矛盾 的起、承、转、合四个过程。所谓“折”,即现在戏剧中的“幕”,每一折都是戏剧情节 发展的一个段落。 2) “楔子”,相当于现在戏剧的“过场戏”。作用是补充说明情节,又不影响剧情 的紧凑简练,是戏剧冲突更迅速有力地推向高潮,但决不允许将楔子加在最后。 3)采用的曲调是北曲,吸收了宋金词、曲和诸宫调的成分,比较高亢激昂; 4)演唱形式,每折只有一个主要角色独唱(旦本/末本),其他人都只能说。 4.王实甫《西厢记》 1)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但将其改编为反封建的自主爱情主题。 2)五本二十一折,体制宏伟。 5.纪君祥历史悲剧《赵氏孤儿》 1)元杂剧中的现实主义杰作;《太和正音谱》评其词曲风格,喻为“雪里梅花”; 2)法国伏尔泰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 3)第一个传到欧洲,也是18 世纪唯一在欧洲流传的中国戏剧,对18 世纪欧洲的戏剧 文学和戏剧舞台演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南戏《赵氏孤儿记》、明代传奇《八义记》、清代京剧和地方戏《八义图》、近代京剧 《搜孤救孤》均改编于此。 6.郑光祖痴情传奇《倩女离魂》 1)元杂剧“四大爱情剧”之一,代表了后期元杂剧创作的辉煌。 2)题材出自唐传奇陈玄祐的《离魂记》,在情节和语言上受《西厢记》影响; 明传奇 ——中国戏剧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以南曲为基础而兼收北曲的新体制,以昆山腔为主,题材方面则“十部传奇九言情”。 1.李开先《宝剑记》 1)改编自《水浒传》,讲的是林冲与高裘之间忠与奸的斗争; 2)昆曲《夜奔》改编于此,侯永奎、李少春、裴艳玲都以演《林冲夜奔》而知名。 2.梁辰鱼《浣纱记》 1)昆山腔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其流行借助于此; 2)所谓“不多出韵,平仄甚谐,共调不失”; 3)内容为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交战的故事中交织了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曲折; 4)取自《史记·吴越世家》和赵晔的《吴越春秋》; 5)魏良辅改革昆山腔用于清偿,梁辰鱼将昆山腔用于舞台演出; 3.周朝俊《红梅记》

文档评论(0)

学海驾舟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