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瓷工艺学 绪论主要内容 一、陶瓷的概念和分类 二、我国陶瓷技术发展概述 材 料 分 类 1. 金属材料 2. 无机非金属材料 3. 高分子材料(聚合物) 4. 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分类 无机非 金属材料 一、陶瓷的概念和分类 “普通陶瓷”的概念 传统上,陶瓷的概念是指以粘土和其他天然矿物为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焙烧等工艺过程所制得的各种制品,是陶器、炻器、瓷器等粘土制品的统称。 广义的陶瓷概念 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制品的统称。 (一)、按陶瓷的概念和用途来分 可分为两大类,即传统陶瓷(普通陶瓷)和新型陶瓷(特种陶瓷) 普通陶瓷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最常见的陶瓷制品,按其用途不同又可分为日用陶瓷(包括盆、罐、茶具、餐具和艺术陈设陶瓷等)、建筑卫生陶瓷、化工陶瓷、化学瓷、电瓷孔陶瓷、其他工业用陶瓷。这类陶瓷制品所用的原料基本相同,从组成上来看属铝硅酸盐和氧化物材料,其生产工艺技术也相近,均采用典型的传统生产工艺,本书主要涉及的是这类制品及其生产工艺。 特种陶瓷或新型陶瓷亦称精密陶瓷,通常是指具有高附加值的陶瓷,其所用原料的组成和要求以及所需的生产工艺技术与普通陶瓷有很大的差异。 特种陶瓷根据其性能及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两大类。结构陶瓷主要利用其机械和热性能,包括硬质、高强度、高韧性、耐磨性、耐热、耐热冲击、隔热、导热、低热膨胀性能等。功能陶瓷则主要利用其电性能、磁性能、半导体性能、光性能、生物、 化学性能及核材料应用性能等。 (二)按基本物理性能特征分 表1-2 我国陶瓷分类 二、我国陶瓷技术发展概述 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中国瓷器是陶瓷制作工艺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如下三个条件具备时,从陶器工艺中就发展创造出瓷器来。一是以富含绢云母的瓷石为胎坯原料,二是窑炉的砌筑技术把窑床温度提高到1300℃,也就是龙窑的发明与运用,三是草木灰釉的发展。这三个条件在中国东汉末年,在浙江余姚地区先后具备了。草木釉在高温溶合下附着在胎体上呈青色或黄绿色,这就使中国发明出来的瓷器首先是高温釉青瓷。余姚一带古代属越州,因此越州青瓷是中国最早的瓷器。 龙窑 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为商代窑址。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窑室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此种窑因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升温快,同时装烧面积大,产量高,故自商代至明清时期南方地区多有砌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成一长隧道形窑炉,约与地平线构成10~20°角。窑头角度较大,约20°,中部约15°,后部约11°。窑头有预热室,窑尾一般不设烟囱,因龙窑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窑长约20~80米,宽约1.5~2.5米,高约1.6~2米。横断面积以窑头最小,中部最大,窑尾大于窑头而小于中部。顶部有投燃料的孔。龙窑最大优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故有说龙窑是青瓷摇篮。 中国陶器的发展 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精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宋、辽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壶、琉璃、法华器及广东石湾的陶塑等,都是别具一格,倍受赞赏。 彩陶 唐三彩 紫砂壶 中国瓷器的发展 中国瓷器的发明和发展,是有着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成熟逐步发展的过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再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期终于摆脱原始瓷器状态,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共330多年的发展,到了唐朝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如北方邢窑白瓷“类银类雪”,南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形成“北白南青”的两大窑系。同时唐代还烧制出雪花釉、纹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贴花装饰等品种。 邢窑(皎洁如玉)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中国瓷品的发展 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还有耀州窑、湖田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产品也是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局面,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