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读书报告.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文化学院 平时作业 课程名称 中国近代史 项目名称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年级专业 学 号 姓 名 时 间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有人说:“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然而,在书写历史的成千上万、多姿多彩的人群中,真正能够在绚烂的历史画卷留下个人印记的为数是多么少啊!苑书义就是在书写绚烂历史画卷留下脚印的人。苑书义出生于1929年9月,山东省乐陵市人,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就读于东北大学,1954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研究生毕业班毕业后,分配至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执教,现任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除了《李鸿章传》外,苑书义主编作品还有12册800万字的《张之洞全集》还有他主编的三卷本凡140余万字《中国近代史新编》。此外,他主编的省特长批项目、省重点规划项目《河北经济史》5卷本220万字,200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荣获河北省社科规划项目一等奖和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内容概要 苑书义先生在《李鸿章传》中这样叙述李鸿章的一生 “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一路扶摇”,这大概是对李鸿章的一生最好的概括,当然通过阅读《李鸿章传》,知道本书共分为八章,分别为:读书但愿登科第、以儒生而起家的军旅、自强与剿捻、疆臣之首、富强相因、早期“和戎”外交、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山穷水尽疑无路。这其实可以对应一下几个阶段:出仕前的李鸿章、湘淮时期(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洋务时期的李鸿章、边疆危机时期的李鸿章、甲午时期的李鸿章、周游列国的李鸿章、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李鸿章。 李鸿章生于耕读之家,受到传统思想的教育,也是通过传统科举制走上仕途,李鸿章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也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改良者,他在晚清激荡的浪潮中,在晚清的风雨飘摇中,在宦海浮沉中、如同一个裱糊匠,小心翼翼的修补者大清帝国破损的江山。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中写道,西哲有恒言曰,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梁启超认为李鸿章是时势所造的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李鸿章的人生旅途,跨越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出将入相“坐镇北洋,遥执朝政”,涉及晚清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他身为清朝“柱石重臣”,植根于封建主义又倾向于资本主义,忠实于传统堡垒又颇具改革精神,所言所行往往新旧纷呈、中西杂糅,内则“开拓”与“因循”外则抗争与妥协并存,因而有些顺乎时代潮流,有些阻挡历史车轮。 本书就是通过对不同时期李鸿章的描述同时用以大量的史料,来展示李鸿章其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这本书是一本出色的历史人物传记。 三、对于阅读《李鸿章传》的几点收获 (一)有关李鸿章所处的 “耕读之家” 在看李鸿章之前在我的认知中对于李鸿章的生活的家庭状况一只概括为地主,直到看到《李鸿章传》这样的一段话“李氏世耕读为业,初清贫无田,至鸿章高祖时,以所谓勤俭持家,有田二顷。” “殿华之孙却描绘出另一番情景:前吾祖父穷且困,至年终时,索债者如过江之鲫,祖父无法以偿,唯有支吾以对。支吾并非长久之计,即向亲友商借,借无还期,亦为亲友所厌。其时幸有姻太伯周菊出者,稍有积蓄,时为周济并劝祖父以勤俭,并命儿孙就学,吾祖父从其言,得由今日”殿华可能是个小地主。在封建社会中,这种小地主家庭,是典型的所谓的“耕读之家”。 这里反复提到的耕读之家时什么意思呢,我对此很好奇,通过我对书中原文分析,我认为这里的耕读之家指的是,小地主家庭,财力不是很雄厚,需要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的家庭。 说到耕读之家这里必须要说耕读文化,这里的耕读文化指的是传统耕读文化是建立在我国传统小农经济基础上,以村社为地理空间,以宗法氏族为单元结构,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亦耕亦读的文化生态模式。 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有三重逻辑:一是古代科举取仕制度是其存在与延续的精神动力。传统耕读文化全盛于唐宋科举制度的建立,光宗耀祖、鲤鱼跳龙门、学而优则仕是其发展和存续的直接动因与首要价值。 二是宗法氏族制度是其存在和延续的制度保障。宗法氏族制度是古代传统村落的基本组织形式,它不仅承担家族大小事务,也承担家族教育。每一个宗族都希望自己的宗族多出秀才、状元以此光耀门楣,也希望通过学习儒家伦理,尤其是“礼制”巩固宗法氏族管理秩序的合法性。因此,在古代,义塾、学堂、书院在乡村是很普遍的。 三是乡绅阶层是其存在和延续的实践主体。在古代,乡绅不仅是知识分子的代表,也是道德楷模和文化权威的代

文档评论(0)

极研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SAC证券行业专业人员持证人

承接各类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详情加v:JiYan-edu

认证主体天津西青区极研智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1日上传了SAC证券行业专业人员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11MA07276K5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