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防范与暴露后干预评估PPT培训课件.pptx

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防范与暴露后干预评估PPT培训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源性传染病职暴露防范 与暴露后的评估干预 主要内容 √ 1 常见血源性传染病流行与职业暴露概述 2 3 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干预与评估 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防范策略 什么是血源性病原体? 血源性病原体:指通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 进行传播,从而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 经血传播的病毒 血源性病原体(30余种) 病毒名称 疾 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肝炎病毒(HBV、HCV、HDV、TTV) 病毒性肝炎 EB 病毒 恶性肿瘤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出血热 人嗜血T细胞病毒 传单、肺炎、肝炎 朊毒体 克-雅氏病 经血传播的其它病原体 血源性病原体 病原体 疾病 布氏杆菌 布鲁氏菌病 梅毒螺旋体 梅毒 疟原虫 疟疾 利氏曼原虫 黑热病 常见的血源性传染病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艾滋病 梅毒 疟疾 埃博拉出血热等。 1 乙型肝炎(HBV)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 乙型肝患者 (急、慢性) 乙肝病毒 携带者 急性乙肝患者是重要传染源,从发病前数周至 整个急性期内均有传染性; 潜伏期较长(约45~160日,平均60~90日)。 乙型肝炎传播途径 血 液 —— 输血和血制品、有创检查、纹身、 扎耳孔、锐器伤等。 母婴传播 —— 患急性乙肝和HBV携带者。 (40%~50%HBsAg携带者由母婴传播所致) 性接 触 —— 精液、阴道分泌物。 密切接触 —— 共用牙刷、洗澡刷、剃须刀等。 丙型肝炎(HCV)流行病学特征 我国是丙肝高发区,约占全球感染人数的四分之一,居世界 之首。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六年HCV发病人数增加了6倍。 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 。据统计:2018年我国 丙肝发病人数为126817例。 丙肝病毒(HCV)感染因其症状不明显,甚至在引起严重肝 损伤之前数十年不能被发现,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受血者或接受血制品、血液透析患者和接触血液的医疗护理 人员感染率明显增高。 可通过性、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与乙肝基本一致。 丙肝病人预后 HCV病毒血症持续6个月仍未清除者为慢性感染,HCV慢性感 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 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丙肝慢性化率为50%~85%。其中20 ~30 将发展为肝硬 化或肝癌;是慢性丙肝患者主要死因 慢性HCV感染已经居于美国肝脏移植指征的首位。 梅毒流行病学特征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 20世纪80年代,梅毒在我国重新出现,90年代末以来, 全国梅毒病例数明显增加,流行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第三位。 梅毒可通过性、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传播途径与艾滋病 基本一致。 艾滋病(HIV)流行现状 √我国HIV人群感染率为9.0/万;感染者的数量居亚洲第2位, 全球第14位。 √中国CDC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 者约125万,新发感染者每年约8万左右。 √在艾滋病感染者中,仍以男性为主,其中年轻男性的感染率 在上升,18-24岁年龄组较2015年上升79.7 。 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但可以预防! 2 传染源 艾滋病传染源 艾滋病人 (AIDS) HIV携带者 (无症状期)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性传播 AIDS 母婴传播 其他 器官移植, 人工受精等 通过男男性行为传播超过50% 窗口期 HIV流行病学特征 从HIV侵入人体到血液中产生足够量的、能用检测方法查 出抗-HIV抗体的这段时期称为“窗口期”; 窗口期一般为14—21天,抗-HIV抗体平均阳转时间为65天, 95 感染者在6个月内阳转。 □ 窗口期虽然检查不出抗体,但血液、精液、阴道分必物等 液体中已含有大量的HIV,有很强的传染性,可以通过HIV核 酸检测查到。 □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且对医护人员构成威胁最大。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定义 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源 性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或被 含有病原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或 引发某种疾病潜在危险的情况。 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概况 据统计,全球每年医务人员意外针刺伤约有100万起,(实 际数字应大于100万,有部分医务人员并未上报) 美国CDC曾报告,美国每年因刺伤感染乙肝的医务人员约 8,700人。 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报告:我国每年医务人员HIV 职业暴露有500-700起; 美国CDC报道,在1985年至2013年间,共有58例医护人员确 诊职业性感染HIV。其中护士占41.4 、临床实验室人员占 27.6 。 某院2008-2018年职业暴露发生情况 103 143 130 115 163 171 120 140 160 180 29 40 51 63 88 20 0 40

文档评论(0)

淘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