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门阀政治整理(2).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门阀政治的开始与终结 东汉时期,随着土地兼并的进行和文化资源的垄断,出现了累世为官的世家大族,拥有了较强的政治影响力。魏晋时期,世家大族随着入仕途径的固定化,逐渐转变为士族,在政坛的力量进一步扩大,但仍不足以超越皇权。 东晋的皇权因其政权的建立过程而积弱,几家顶级士族的力量足以凌驾于皇权之上,政由己出,专擅军权,故被称为门阀士族,东晋一朝的政治,亦被视为门阀政治。 南朝刘宋开始,北来次等士族的代表陆续成为新的皇权。他们的皇权通常通过武力得来,因而得以重树皇权政治。东晋时遗留下的顶级士族们,依然具有很强的社会和文化影响,但他们的政治力量因外界的限制和自身的原因不断衰落,最终在梁末的战乱中彻底覆灭。 二 东晋的外部矛盾 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北势力的对抗是最大的矛盾,对于东晋,强大的北方胡族国家是最大的外部威胁。因而当北方势力压境,会暂时压住东晋的内部矛盾,使东晋内部的各个阶级和集团暂时合作,一致抗胡,如淝水之战前,面临强秦南下而彼此克制的桓、谢两族。 三 东晋的内部矛盾 (一) 阶级与集团 东晋内部的势力,阶级上分为三类,皇帝及其依附(宗室,近臣等),门阀士族(顶级士族),流民帅(北来次等士族,通常有大量武装流民作为其私兵)。后两个阶级内部,通常又以宗族和地望为单位,分为数个集团。 1. 门阀士族与皇权之关系 东晋一朝,皇权自始至终都致力于抑制门阀。皇权试图重夺权柄的努力有过以下几次:元帝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人,立法征发门阀之僮客者,引起王敦之乱;明帝之末试图托后事于宗室近臣司马宗、司馬羕、虞胤等,为庾亮排闼所破;穆帝朝,会稽王司马昱辅政抑制桓温,江左大权终于为桓温所尽握;孝武帝用琅琊王司马道子及太原王氏压制谢氏,但最终招致桓玄反叛,几乎倾颓晋鼎。 2. 门阀士族间之关系 门阀士族之间的对抗,一是争据朝廷要职,目的是控制皇权,借以发号施令,压倒对手;二是竞据形胜方镇,目的是以外制内,凌驾建康。 如果某一门阀在这两种角逐中都占优势,就会破坏平衡,引起其他门阀的合作,以维持平衡,延续门阀政治。 有晋一代,各门阀士族间的对抗妥协,兴衰交替,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南渡之初,琅琊王氏独大,号称“王与马共天下”;明帝,成帝朝,颍川庾氏以外戚之姿,对抗并最终压倒琅琊王氏,但不久即为龙亢桓氏所取代;朝廷用陈郡谢氏抗衡并抑制桓氏后,成功边缘化谢氏;最后登场的太原王氏两支,已经无法专权,只能党附于孝武帝与相王司马道子,在桓玄之乱中灭亡。 3. 门阀士族与流民帅之关系 流民帅有兵。皇权和门阀士族都想利用顺从的流民帅,用其兵;清除不顺从的流民帅,夺其兵。而几代流民帅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的意识亦在不断觉醒,最终推翻门阀政治,取代晋祚。 门阀士族与流民帅间的大事,主要有以下几次:王敦之乱时,流民帅郗鉴献计于明帝,用诸流民帅所领的流民军平乱,因而得以跻身门阀政治圈,高平郗氏亦成为唯一晋升为准顶级士族的次等士族;不久因与庾氏不和,平王敦乱的诸流民帅造反,酿成苏峻,祖约之乱,除郗鉴以外的第一代流民帅最终全部被消灭;庾氏经营荆州时,夺取襄阳流民帅桓宣之地盘及部曲;谢玄组织淮北流民帅为北府兵,成功抗秦,但北府兵中先后涌现的刘牢之与刘裕,最终埋葬了门阀政治。 4. 北府兵 北府兵是东晋时期驻扎在长江下游京口北府的流民军的统称。广义的北府兵分为几个阶段:郗鉴于王敦乱时,首创北府兵,之后郗氏控制北府兵达四十三年,直至桓温逼走郗愔;谢玄于淝水之战前夕重建北府兵,并以之击败前秦及抗衡桓氏;后谢氏部将,次等士族的流民帅刘牢之掌握了北府兵,最终因其政治上的盲目而彻底失败,这一代北府兵亦毁于桓玄之乱;后幸存的北府将刘裕再次重建北府兵,以其为次等士族的力量,摧毁了最后的门阀如桓玄,压制了其他的次等士族力量如孙恩,征服了北方的胡族国家如南燕,后秦,最终取代司马氏成为强大的刘宋皇权。 上游以襄阳为基地的雍州兵与北府兵类似,其统帅桓宣,杨佺期均为次等士族,先后听命于门阀士族庾氏及桓氏。 (二) 地缘矛盾 分处长江上下游的荆州与扬州,天然构成东晋内部的地缘政治东西矛盾。不同或相同阶级的集团间对抗发生时,对抗双方通常各据荆,扬之一端,王敦与明帝,庾氏与王氏,桓氏与谢氏,孝武帝与司马道子,桓玄与司马道子,桓玄与刘裕,莫不如此。 东晋扬州以都城建康为治,以囤积重兵的京口,豫州拱卫,兼有三吴的物产供应。 上游荆州以江陵为治,襄阳与益州长时间为东晋领土,缓解了来自胡族国家的威胁,又有流民军可用。 江州为上下游荆,扬之间的缓冲之地。每当上下游势力交恶之时,都会出现江州之争,如成帝朝的庾、王江州之争,和淝水之战前夕的桓、谢江州之争。 (三) 北伐 终东晋一朝,进行过多次北伐,成者败者兼有之。除第一次的祖逖北伐,后续的北伐,其志均不在恢复,而在于东晋内部,一是当权人物要借北伐立功立威,压倒政敌,二是门阀士族要借北伐

文档评论(0)

157****06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