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share讲课文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麦病虫害防治PPTshare文档ppt 第一页,共四十页。 条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夏孢子堆鲜黄色,最小,狭长至长椭圆形,成株期呈虚线状并与叶脉平行排列,幼苗期以入侵点为中心,呈同心轮状排列。 第二页,共四十页。 第三页,共四十页。 第四页,共四十页。 第五页,共四十页。 第六页,共四十页。 条锈病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秋苗感染、越冬及春季流行四个环节。   (1)越夏:越夏是条锈病周年循环的关键。条锈菌喜凉不耐热,其越夏的温度界限为20~22℃。在有发病麦株存在的前提下,凡夏季最热月(7~8月份间)旬平均温度在20℃以下的地区,条锈病菌就能顺利越夏。我国条锈病菌的主要越夏地区包括甘肃的陇南、陇东,青海的东部,四川的西北部等。绵阳与川西北、陇南为主的小麦条锈菌越夏基地毗邻,使得近年来绵阳成为四川省盆地发病最早(11月中下旬)、面积最大的地方。 第七页,共四十页。 (2)秋苗感染:秋季,随着越夏区小麦收割,越夏菌源随气流远程传播至平坝冬麦区,引起秋苗感染。秋苗发病后,如当地秋雨较多或经常结露,病菌尚可繁殖2~3代,病菌群体增大,病情有所发展,可由零星发病发展成为大小不等的发病中心,甚至成为病情较重较多的发病基地。      第八页,共四十页。 (3)越冬:当旬平均温度下降到2℃以下后,病菌进入越冬阶段。病菌主要以侵入后未及发病的潜育菌丝状态在麦叶组织内休止越冬。在大部分冬麦区,虽然冬季严寒使人侵的条锈病菌停止扩展,但只要受侵组织不被冻死,病菌便可安全越冬。条锈病菌越冬的低温界限为最冷月平均气温-6~-7℃,低于这个温度,病菌就不能越冬。 第九页,共四十页。 (4)春季流行:小麦返青后,越冬病叶中的菌丝体复苏,旬平均温度上升到5℃时,开始产孢,持续20多天。产生的夏孢子经气流传播到周围返青后的新生叶片上,引起多次再侵染,引起春季流行。 决定春季流行的关键因素是越冬菌量和春季降雨量。越冬菌量大,春季降雨量多,容易引起条锈病流行。发病适温9-16℃,气温20℃以上田间发病受到抑制。在9-14℃最适条件下,只需5-10天病叶增长率为42.66-121.56%。 第十页,共四十页。 防治方法 采用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及栽培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①淘汰感病老品种。选择相对抗性较强的新品种,在同一地区要尽量避免单一种植同一品种(品系)。②在适播期内适度迟播,推迟条锈病始发病期,增强秋苗抗病能力。绵阳市小麦最佳适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③加强田间栽培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逆力,减轻病虫发生程度。一是做好麦田化学除草,降低田间湿度;二是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要适当增施磷钾肥,使麦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减轻条锈病的危害:三是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损失。 第十一页,共四十页。 2、坚持药剂拌种? 小麦药剂拌种,不但可以推迟条锈病的发生期,减轻发病程度,而且可以压低秋苗越冬菌源基数,减少被感染的机率,有效控制春前条锈病流行,同时,药剂拌种对白粉病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具体方法是: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与种子按3‰的比例(即100克三唑酮拌66市斤种子)拌和均匀,再用塑料袋密闭半小时即可播种。但需注意的是,三唑酮药剂拌种只能干拌,不能湿拌,否则会影响发芽率。 第十二页,共四十页。 ??????3、冬前对发病田普治,冬后早治 在冬前病菌侵染初期,在小麦条锈病的常发、重发区进行冬前普治是控制小麦条锈病早期流行的关键措施。 冬后早治:凡条锈病田间病叶率达到2%~3%时,就要立即喷药防治,突出“早”字,封锁中心病团,防止锈病蔓延流行,暴发成灾。这是提高田间防治效果的关键所在。亩用15%三唑酮100克或25%丙环唑30-50毫升喷雾。经过调查,凡在发病初期开始施药,隔7~15天再施1~2次药剂防治的,即使在重病区都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而在发生程度较重后再施药防治的田块,即使连续施药3次,效果仍不理想。 第十三页,共四十页。 (一)症状识别 初在叶片表面产生白色粉状霉点,后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或长椭圆形的粉状霉斑。严重时互相联合,霉层覆盖叶片的大部或全部,粉状霉层也由白色转变成灰白色至淡褐色,其内散生许多黑色球状小颗粒(闭囊壳)。霉层下的寄主组织,初期通常无明显变化,后期出现褪绿黄斑,严重时叶片逐渐变褐枯死。叶鞘、茎秆上的症状与叶片相似。颖壳受害,往往引起小穗早枯,籽粒不充实或空瘪。 二、小麦白粉病 第十四页,共四十页。 第十五页,共四十页。 第十六页,共四十页。 第十七页,共四十页。 (1)环境:①该病发生适温15~2

文档评论(0)

Zhangqing0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