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继荣 博士 高级工程师华中农业大学现代农业(园艺)综合训练中心
IMO集团有机茶咨询专家
zhoujirong1973@
茶叶审评与检验
主要内容
绪论
评茶基础知识
茶叶品质的形成
主要茶类品质特征
茶叶标准
茶叶感官审评
茶叶检验
绪 论
1 相关概念
茶叶审评与检验: 研究茶叶品质感官鉴定和理化检测的一门科学。
感官审评:凭借人的感官来评定茶叶品质的高低,优劣的一种技术手段,分干评外形,湿评内质两部分。
理化检验:通过物理,化学手段来测定茶叶的物理性状,化学成分来确定茶叶品质特点的一种技术手段。
绪 论
2 感官审评优缺点
优点:
--快速鉴定出色、香、味、形;
--敏捷辨别出品质异常现象;
--能用评茶术语描述茶叶品质特征。
缺点:
--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无法用数字定量。
绪 论
3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应用下列技术,使检验结果更客观:
--电子鼻、电子舌技术;
--测色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茶叶香气;
--农残和污染物检测技术。
--2008年修订了《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 14487)
--2009年发布《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
绪 论
4学习审评与检验技术的好处
--在采购茶叶时,便于控制质量和定价;
--在加工时,便于发现品质缺陷,指导改善工艺;
--在休闲时,能正确描述茶叶品质。
主要内容
绪论
评茶基础知识
茶叶品质的形成
主要茶类品质特征
茶叶标准
茶叶感官审评
茶叶检验
评 茶 基 础 知 识
1评茶设备与要求
1.1评茶室要求
--温度: 25℃;湿度:75%;干平台光照强度1000lx,湿评台光照强度:750lx;光线柔和、明亮,无阳光直射,无投影。
--审评台:干平台: 高800~900毫米,宽600~750毫米,台面黑色亚光;湿评台:高750~800毫米,宽450~500毫米,台面为白色亚光。
--室类色调为白色或浅灰色,无色彩、无异味干扰;噪声不超过50分贝。
评 茶 基 础 知 识
1评茶设备与要求
1.2评茶用具
--温度:审评盘,木板或胶合板制成,正方形,外围边长230毫米,边高33毫米,盘的一角开有缺口,缺口呈倒等腰梯形,上宽50毫米,下宽30毫米。涂白色油漆,无气味。
--分样盘:审评盘,木板或胶合板制成,正方形,长320毫米,高35毫米,盘的一角开有缺口涂白色油漆,无气味。
--叶底盘:黑色小木盘或白色搪瓷盘,正方形,外径:边长100毫米,高15毫米,供审评精制茶用;搪瓷盘为长方形,长230毫米,宽170毫米,高30毫米,供评初制茶和名优茶叶底用。
评 茶 基 础 知 识
1评茶设备与要求
1.2评茶用具
--审评杯:一般容量150毫升,小缺口为锯齿,杯盖上有小孔;红、绿毛茶审评,审评杯容积250毫升,小缺口为弧形;乌龙茶审评,钟形杯容积110毫升。
--审评碗:毛茶用审评碗容积250毫升,精茶审评碗容积为150毫升。
评 茶 基 础 知 识
1评茶设备与要求
1.2评茶用具
--茶样称:一般用小型粗天平即可。
--定时钟:能准确计时的设备。
--网匙、茶匙、汤杯、吐茶桶、烧水壶等。
评 茶 基 础 知 识
2茶叶扦样
2.1精制茶取样
按照GB/T 8302 要求进行取样。
评 茶 基 础 知 识
2茶叶扦样
2.2初制茶取样
--匀堆取样法:先拌匀成堆,然后从各部位取样,扦样点不得少于8个;
--就件取样法:从每件上、中、下、左、右各扦取一把小样置入样品盘中,如各部位品质差异较大,则需将茶叶倒出混匀后,再扦取样品。
评 茶 基 础 知 识
2茶叶扦样
2.2初制茶取样
--随机取样法:按GB/T 3802规定的抽取数随机抽件,再按就件扦取法扦取。
先将按上述方法获得的原始茶样充分拌匀,用对角四分法扦取200~300克两份作审评用样,其中一份用于审评,一份备用。
评 茶 基 础 知 识
2茶叶扦样
2.3压制茶取样
从每块(个)中段或对角线部位取样,不少于5点,用手工或工具解散,然后用四分法缩分到约200克。
评 茶 基 础 知 识
3评茶用水
--有自来水区域:水质达到生活用水水质标准(GB 5747),如果水中氯化物多,则应静置一 昼夜。
--无自来水区域:熟悉当地水质条件,进行净化和软化处理,使之符合评茶用水条件。
Fe 2+ 0.1mg/L 汤色暗,滋味淡
Al 3+ 0.2mg/L 滋味苦
Ca 2+ 2mg/L 滋味涩,苦
Mg 2+ 2mg/L 滋味淡
评茶用水硬度100
评 茶 基 础 知 识
3评茶用水
--水温、茶水比例、冲泡时间
水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