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原因及治理措施分享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内涝的“防”与“治” 2.保护城市天然水体 城市建设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破坏城市天然水 体。例如,南昌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填湖造地条件,市 内水网密布,赣江、抚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 众多,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918%,为保护城 市天然水体,南昌市人大立法明令禁止填湖造地,对 违法者给予严厉惩罚。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立法, 从地方法规层面杜绝了围湖造地这种只顾眼前利 益,忽视长远考虑的行为。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出 台了保护城市天然湖泊的地方性法规,重要的是如 何使这些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得到遵守。 内涝的“防”与“治” 3.降低地面硬化率 在1h内新、旧沥青路面的降雨损失分别仅为草地的6%和12%,分别为裸露土地面的14%和26%;而屋面的降水损失量更小,一般都仅为1~2mm。据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的两次实测仅有0.170mm和0.194mm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做如下估计:如果流域内城市不透水面积达到城市面积的20%,只要在3年一遇以上降雨强度时,其产生的流量就可能相当于该地区原有流量的1.5~2倍。以深圳为例,根据深圳市规划局2005年出台的雨水工程规划标准,建成区域雨水管道工程设计采用的地表径流系数已经达到0.17,较25年前增加了75%,在相同强度的降雨情况下,产生的流量就会增加75%,在老城区,由于排水管道最初设计是按当时的地表径流系数确定管道管径,在流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必然出现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局部出现水涝灾害现象。 城市内涝的原因 3.降低地面硬化率 从自然界角度来说,要想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 题,就应该解决城市地面硬化带来水难以渗透的问 题。因此更现实的做法是,尽量选择用透水材料来 铺设城市的地面,让城市地面能够像人呼吸空气一 样呼吸水分,这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内涝的有 效办法。在城市建设中,尽量对各类地面采取非硬 化铺设,这样既能避免城市在大降暴雨时出现大面 积积水现象,又能帮助城市利用雨水来补充地下水 资源,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人工补偿方法。例如,深圳 市在新建城区用中空砖铺设人行道,在砖中间种植 草皮,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植被覆盖,另一方面,也较 好地解决了雨水下渗问题。 城市内涝的原因 3.降低地面硬化率 使用石子与网格铺设的透水道路,雨天不积水 城市内涝的原因 3.降低地面硬化率 城市内涝的原因 4.重视排水管网的建设 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 秋的事情,因此市政建设部门应做好城市管网的建 设工作,例如,武汉市汉口区一些旧城区在新中国成 立前铺设的排水管网现在还在发挥作用,这期间,该 区域大部分房屋都经过了多次翻修,但是排水管网 还是当初的管网,几乎没有进行过系统翻修,虽然这 些市政设施是当前老城区城市改造的对象,但从中 可以看出,城市排水管网将运行相当长的时间,需要 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因此,市政建设部门要重视城市 管网的建设。 内涝的“防”与“治” 5.国外防治内涝经验借鉴 为了降低暴雨对城市的冲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大规模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日本政府规定,在城市中每开发1hm2土地,应附设500m3的雨洪调蓄池,同时在城市中广泛利用公共场所,甚至住宅院落、地下室、地 下隧洞等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调蓄雨洪,减免城市内涝灾害。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时空和地域分布极为不均,在缺水严重的城市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在暴雨时刻可以分流一部分雨水,降低暴雨对城市排水管道的冲击,收集的雨水也可以用于冲厕所、洗车、浇庭院、洗衣服和回灌地下水。由于城市发展水平的制约,雨水收集系统前期投资较大,在国内所有城市中强制推广有较大难度,但是以立法形式在北京、深圳等一线缺水城市推广是可行的,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城市受到内涝灾害的威胁。 内涝的“防”与“治” 5.国外防治内涝经验借鉴 日本?千叶县   千叶县的雨水调蓄设施主要由湿地、跑步道、草坪广场和游戏广场等雨水可渗入的设施组成。周围堤岸上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植物。湿地周边水生植物茂盛,坡面上做了绿化,在保持良好净化作用的同时使景色清新自然,吸引了附近居民和儿童前来休闲、玩耍。   在枯水期,景观池维持整个调蓄设施中唯一的亲水区域,人们可以到这里来散步、娱乐和休闲;在丰水期,当暴雨来临时,警报提醒游人疏散,此时的游戏广场、草坪广场作为雨水调蓄渗透塘进行蓄水,暴雨过后储蓄的雨水下渗,在削减洪峰流量的同时补充地下水源。 内涝的“防”与“治” 5.国外防治内涝经验借鉴 德国?汉堡    在德国汉堡,城市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在洪水期有很强的调度水量能力。这种大规模的城市地下蓄水,既保证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    德国推广的新型

文档评论(0)

78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海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HUKW1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