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历史考点27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通过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阅兵仪式上展出的武器装备,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军队建设
陆军
成立时间
兵种
中国工农革命军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军
抗美援朝
中国工农红军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八路军、新四军
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
军队名称
相关事件
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抗美援朝时期
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艰难曲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筑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
南昌起义-建军节
1927年8月1日
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
军队建设
海军
组建
发展
作用
空军
组建
发展
作用
①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②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①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科学试验和出访任务。
②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
③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④2018年,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完成首次出海试验任务。
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祖国海洋权益和祖国统一
1949年11月,在陆军基础上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
(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取得了辉煌战绩-蒋道平
(2)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保卫祖国领空,维护国家安全
导弹
部队
组建
组成
主要任务
地位
作用
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上升为独立军种
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战略导弹部队)
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
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反对霸权主义贡献了重要力量
新时代强军之路
政治保证
五大战区
五大军种
新格局
认识
【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经济发展是国防建设的后盾,只有经济发展才能在此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反过来,国防为经济发展创造和平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古田会议: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成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
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既是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筑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
①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背景
概况
②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发展过程
内容
影响
(1)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争取和平的外部环境,打开外交局面,我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国际: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封锁和禁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推广-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国内: 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为中国打开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国际: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同—①都曾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
②都是为维护和促进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
③都是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
异—①社会制度不同 ②建设道路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提出
万隆会议
背景
时间
地点
特点
概况
影响
“万隆精神”
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各国友好合作的精神。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兴起。但仍面临着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
(2)美苏之间加剧的冷战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与安全
1955年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历史考点5----走向近代(部编版).pptx
- 中考历史考点6---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部编版).pptx
- 中考历史考点7---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部编版).pptx
- 中考历史考点9---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部编版).pptx
- 中考历史考点10----古代欧洲文明(部编版).pptx
- 中考历史考点16---封建时代的欧洲(部编版) (1).pptx
- 中考历史考点1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部编版).pptx
- 中考历史考点23---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部编版).pptx
- 中考历史考点24----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部编版).pptx
- 中考历史考点25---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部编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