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鸦片战争中,中国被只有几十艘兵船,几千士兵的英国侵略者打败,请综合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战前的中国和英国。
政治
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
军事
军事鸦片战争中, 清军是否存在兵力的优势以及有利的杜会条件, 以弥补其在武器装备和军队素质方面的劣势。
近代战争, 兵力的优劣决定于多种因素, 并不仅仅以数量的多少为尺度。纵观整部中国近代史, 无论是中英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 甚至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帝国主义侵略军在数量上都是绝对的少数。在鸦片战争中, 清军在军队数量和军事力量的两个方面, 是否存在着“ 兵力上的优势’?
当时清军总兵员约八十万人, 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常备军。但是, 这一数字不能反映清军在鸦片战争中能够投入战场的实际兵力。
军事制度
清军:清代中国随着封建统治政权的巩固, 清军的任务变成了防止内部叛乱和镇庄国内各民族人民的起义, 因而它一是承担了日常的维持地方治安的警察事务, 成了专事对内的警察部队, 二是单位零碎, 布防分散, 根本没有储备大批机动部队随时应付大规模的对外战争。这样就造成清军不可避免地处于既不可能全数用于征战, 又不可能抽调出一支完整的部队( 鸦片战争中清军援兵都是由各地各营的数百数十甚至数人拼凑而成) , 兵力集中十分困难的状况。
英国:英国从十七世纪起在掠夺殖民地的竞争中, 早就尽力建立集中、机动的多兵种合成军。英国不是以征服中国为目标的一场全面战争, 只是以迫使清王朝屈服为目的的有限故争。英军的战路是打点,不打面, , 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
因此清军在战争中, 即使是在数量上也存在捉襟见肘的问题。
军事力量
要维持一支有效率的军队, 非有一定的大工业基础不可。思格斯指出: “ 没有任何东西像军队和舰队那样依赖于经济条件, … … 在这里起革命作用的不是天才指挥官的` 理性的自由创造’ , 而是更好的武器的发明和士兵成份的变更。”
清代中国, 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 但并没有引起旧的生产方式的革命,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距离产生机器的大工业生产还非常遥远。没有大工业生产, 没有先进技术的人才, 当然没有近代的武器装备, 也谈不上改变清朝军队专恃刀矛弓箭、帆蓬舟揖的落后状况。
凡此种种, 无不表明在鸦片战争中, 清军无论在军队数量和军事力量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真正占到优势地位。
社会发展水平
从人力上看, 中国人口在道光年间已突破四亿大关。但在清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和残酷的封建剥削情况下, 中国人口众多, 却没有形成战争中的人力优势, 还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
嘉庆年间, “ 生齿日繁, 地之所产不敷口食”。到了道光年间, 人口增长的压力也更为严重。仅就土地问题来看, 每人平均占有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 乾隆三十一年( 17 6 6 年) 平均每人3.56 亩; 嘉庆十七年( 1 81 2 年) 平均每人2.19 亩; 道光十三年( 1 83 3 年) 平均每人1.86 亩。每人平均耕地面积日益缩小, 加上种植鸦片, “ 一二十年来废田而种婴粟, 岁益浸广”粮食供应的问题就随之日益困难。
粮食供应的紧张, 导致了粮价、物价的迅速上涨。
雍正时, “ 其时十斛米, 不值十铜钱”, 到道光时, 已是“ 斛米千钱”。粮价飞腾, 百物昂贵, 使农民根本无力改进和提高生产, 甚至连简单的再生产也难维持。
人口增长的压力, 超过生产发展所能提供的生活资料的限度, 还成为促使清朝封建社会内部阶级矛盾激化的催化剂。康熙五十一年( 171 3 年)颁布过“ 以后滋生人口, 永不加赋”的敕令, 自此之后, 虽然地丁税额没有增加, 但历代统治者却变换手法, 采取强迫征收各种名目的“ 浮收”, 如提高盐税比率, 甚至利用银钱差价等等手段, 来加重对农民的搜刮盘剥, 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这种杂派无穷, 巧取豪夺, 当然要激起本来已处在饥寒交迫, 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人民的愤怒反抗。因此, 道光年间, 人民广泛的反抗, 最集中最突出的是遍及东南各省的抗租抗粮斗争。可见, 即使在战争期间民族矛盾上升成为主要矛盾的时候, 阶级矛盾仍在激化。国内尖锐的阶级对立, 清王朝当然不敢也决不能够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反侵略的雄厚力量。因此, 在战争风云中, 清军不过是哀鸣的孤雁而已。
因此,不难看出, 在封建社会末期生产力已无发展余地的情况下, 社会布满了危机。它证实了马克思在1 8 50 年对中国形势作出的述评: “ 在这个国家, 缓慢地但不断地增加的过剩人口, 早已使它的社会条件成为这个民族的大多数人的沉重枷锁。
政治方面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政治思想, 是由考据学占主流影响的. 清代考据学的极盛时期是乾、嘉和鸦片战争之前的道光时期. 它的勃兴是清朝统治者的专制淫威、大兴文字狱的结果。在这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springboot的校园二手交易小程序.docx VIP
- 小升初英语一般将来时专项训练.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非麻醉医师实施口腔诊疗适度镇静镇痛专家共识》解读.pdf VIP
- 2023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技术通则.docx VIP
- YY 0017-2016骨接合植入物 金属接骨板.pdf
- 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整理.pdf
- 12第二编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pptx VIP
- 标准图集-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pdf VIP
- 16第二编 第七章 汉代文人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