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统编版)-明朝的统治ppt课件.pptx

七年级历史(统编版)-明朝的统治ppt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朝的统治初一年级 历史明朝的统治初一年级 历史主讲人:李静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一、明朝的建立 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攻灭群雄明朝建立136813511.建立者:朱元璋 2.建立时间:1368年3.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朱元璋像 一、明朝的建立靖难之役迁都北京 元末农民起义明朝建立1368135114211399-1402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洪武初年明朝各级政权的设置和各项制度基本上沿用元制。中央设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 设大都督府, 置左、右都督等官, 统领全国军队; 设御史台, 置御史大夫等官, 负责监察。地方则设行中书省, 总管一省事务。随着统一战争的顺利进展, 政权更加稳定, 朱元璋即着手进行官制改革。 ——《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监察)(军政)(行政)中央地方行中书省1行中书省2行中书省N思考:朱元璋为何要进行官制改革? 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明史》[(胡惟庸)也曾以谨小慎微博得皇上欢心,恩宠日盛。多年单独担任丞相,生杀予夺,免官升职,有时不报告皇上便径直执行。内外各部门呈上的密封的奏章,一定先拿来翻阅,对自己不利的,他就隐藏奏章不让皇上知道。]二、朱元璋强化皇权皇帝御史台大都督府中书省(行政)(军政)刑工兵户吏礼 自古三公论道,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不久就灭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彼此权力不相上下,相互抗衡),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前代因设宰相而亡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加强君主专制阅读材料,概括其主要观点。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废除宰相制度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皇帝御史台大都督府(六部)(军政)刑工兵户礼吏思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中书之政,分于六部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 废除宰相制度、分散兵权皇帝 洪武十三年废相之时,也撤销了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改立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在军队管理上与兵部分权,兵部负责武官选授,军事调发等事,五军都督府负责军队的日常管理。御史台大都督府(六部)(军政)刑工兵户礼吏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 废除宰相制度、分散兵权皇帝皇帝御史台大都督府御史台五军都督府中书省都察院(行政)(军政)(六部)刑工兵户吏礼刑工兵户礼吏二、朱元璋强化皇权2.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含义1:大行政区 的代名词行省:行中书省的简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听命中央民政含义2:管辖大行 政区官署名监察、司法司法 行省无所不统,举凡民政、财政、军政皆其执掌。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明朝的地方监察制度中,尤“重巡按之任”。明朝初年,御史出巡所监察考核的范围是省级以下的所有官员,《明史》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依据材料,说明明朝如何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这一监察制度影响?按察司和巡按御史共同监察地方;巡按御史代皇帝监察地方官吏;加强中央集权。二、朱元璋强化皇权3.设立特务机构 (锦衣卫)其下有南北镇府司,南镇府司掌本卫刑名,北镇府司专治诏狱,可以直接取诏行事,不必经过外廷法司的法律手续,甚至本卫长官亦不得干预。 ——《锦衣卫志》锦衣卫绕过外廷司法机关,直接对皇帝负责二、朱元璋强化皇权3.设立特务机构 厂与卫成为皇帝私人的特权侦探机关,其统系是锦衣卫监察侦伺一切官民,东厂侦察一切官民及锦衣卫,有时或加设一个最高机构,侦探一切官民和厂卫……皇帝则直接监督一切侦缉机关。 ——《吴晗论明史》 儒士钱宰受太祖聘请修订儒家经典,某日回家做一手打油诗: 四鼓咚咚起着衣,五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次日,太祖对他说,然何尝‘嫌’汝?何不用‘忧’字?钱宰惊恐万分,忙磕头请罪。——《大学中国史》层层缉伺,人人自危,造成政治恐怖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思考: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三、改革科举制度殿试 自唐以降,始有解试、省试之名,而廷试起于宋朝。……此三试者,惟明朝为大备。 ——朱之瑜《朱舜水集》卷一〇会试 乡试三级考试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改革科举制度 以宋儒注解的四书五经命题,如《四书》用朱子集注,《易》用程传,《书》用蔡氏传,《诗》用朱子集注,《春秋》用左氏、公羊、谷梁三传以及胡安国传等等。作文要仿古人语气,替圣人立言。 ——《中国历史十五讲》指定内容三、改革科举制度 格式

文档评论(0)

xinqiji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