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黄鸟的叫声散文.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算黄鸟的叫声散文 记忆中,家乡到处都是小麦的田地,到了端午节前后,麦梢渐渐泛黄,风吹麦 浪,阵阵香飘!这个时节是麦子成熟的冲刺阶段,太阳象火球一样悬在天际间,晴 空万里,雪白的棉花云落在秦岭之巅,把湛蓝的天空衬得幽远深邃! 算黄鸟如约而至,拂晓时分,抑或是炎热正午,清脆悦耳的“算黄算割”之声 响彻天际。只闻其声,却不见其形,它们像上天派来传达农事的信使,肩负着重大 使命不容懈怠,继而急匆匆地里离去,声音渐行渐远 记得小时候,星期天学校放假了,我和小伙伴们总爱在庄稼地边玩耍。算黄鸟 儿洪亮尖细的声音,起初让懵懂无知的我们,还以为哪个顽皮的孩童在戏虐,循声 望去却什么也没有。恰好饲养员张大爷路过,看到我们迷茫、好奇的样子,就说: “那是算黄鸟,提醒人们准备割麦子呢!” 他的这个说法,我们当然不满意,就刨根问底,“是鸟儿叫,怎么听起来像是 人的声音呢?”张大爷找一棵大树的荫凉处靠着树杆坐下,掏出旱烟袋子,烟锅伸 进烟袋里左捏捏右捏捏终于装满了,取出点燃吸一口,呛得他不停咳嗽,眼泪花都 出来了!等不再咳嗽了,他把我们喊过去,围坐在自己身边,开始给我们讲“算黄 算割”鸟儿的传奇故事 “话说很早以前,南山里有一个小伙子很懒惰,”张大爷用手指了指远处飘着 白云的山涧,“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地里的活儿都是年迈的父母在干。好景 不长,他的老父老母相继殁了,地里的活儿一下子就没人干了。这个筋皮二流子哈 不知道悔改,整天哪儿凉快、哪儿热闹就去那儿,左邻右舍的乡亲们劝说,收割 麦子时一定不敢耍懒,要黄一坨割一坨,小伙子却一句好话也听不进去!别人家得 麦子都收割碾打完毕了,他才懒懒散散地到自己麦地里去看,结果麦粒已经脱落, 都掉到土里去了!从此小伙子的口粮短缺,饥一顿饱一顿过日子,未过门的媳妇看 他那熊样无药可救,也退婚了!他非常后悔,肠子都悔青了,可一切都太晚了,后 来在一个漆黑的晚上死球子了!他死后,在阴曹地府遇见了父母,被二老训得狗头 喷血,就在轮回转世时变成了一只算黄鸟,想用自己前世的教训提醒人们,勤快才 能过上好日子,收获麦子的时节切勿懒惰!” 似水流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那时张大爷用一介老农的智慧编了一个故事, 初衷是想起到对我们教育的目的,老人家的出发点是多么淳朴善良啊!当时我也是 坚决地相信了,勤谨的生存理念刻骨铭心,一直伴随着我走过童年、青年、直到现 在中年,如今我已不再年轻,但那种为生活而努力拼搏的信念和精神,就像算黄鸟 的叫声响彻耳畔,不离不弃,警钟长鸣! 最近几年,家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种麦子的人家愈来愈少,但算黄 鸟依然是准时到来,如今人们对“算黄算割”又有了新的解读。算黄鸟应该算是杜 鹃族群,在秦地关中方言里,大杜鹃的叫声像是“布谷”,所以就叫布谷鸟;四声 杜鹃的叫声特点是四声一度,听起来像是“算黄算割”,因此就叫算黄鸟。现在人 们普遍的说法是若干年前,秦岭脚下有一黄姓老头靠种地度日,起早摸黑,辛勤耕 耘,收获却依然仅够勉强度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善于思考的他,经过数年细心 观察,发现麦子早收一天不行,晚收一天也不行。收早了,麦子浆没灌饱,籽粒干 瘪,磨起面来,麸皮多,面粉少;收迟了,麦壳炸开,圆咕噜噜的麦粒掉到土里, 如同覆水难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浪费!他总结出麦子只有黄一坨割一坨才是最好 的办法,于是就把自己多年来摸索出的经验告诉给大家,结果没人理会,人们依然 我行我素照着老办法去做!看着丰收在望的麦子,黄老汉心急如焚,他顶着火辣辣 的太阳,踏着滚烫的土地,顾不上吃饭喝水,四处游说,恨不得自己飞越千山万 水,叫遍千家万户!终于有一天累死了,然而他的心意却吸大地之精华,又承上苍 之雨露,肉身瞬间化作一只美丽的鸟儿飞向蓝天,嘴里喋喋不休的叫喊着“算黄算 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们终于感动了,为纪念大公无私、坚持真理、不屈不 挠的黄老汉,关中道上的人就把麦收时节独一无二的鸟叫声,称之为“算黄算割” 我记得每年的这个时节,每每听到算黄鸟的叫声,父亲就像接到了上天的谕 令,他准备夏收的步履愈加紧密了! 记得那时,父亲每天都会到置放农具的房间里,查看是否还有什么需要添置、 维修的农具。有一次我也去里面看了一下,木杈、麦勾、木铣、推耙、扫帚、纤棍 等等并排竖立着,草帽、镰刀、绳索、籀子(一种割麦子的工具)、竹筛、簸箕等 等挂在墙上。器具琳琅满目,形状迥异,各有用途。最吸引我的还是纤棍,圆润光 滑,根粗尖细,下面有一孔用来系绑绳索!纤棍是关中西部秦岭山区先民的独创, 是当地农人背运麦捆的不二

文档评论(0)

1637142147337d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