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鲤河的记忆.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随笔散文:鲤河的记忆 沮水河的上游有个约一公里的河段叫鲤河,鲤河两岸夹山,悬崖峭壁。其间狭 窄的河床经过河水千万年的冲刷、洗涤、浸淫,形成一条深而不幽、遮天蔽日的峡 谷地带。枯水季节,河水潺潺,如同溪水,尚且温驯。 若到汛期,波涛凶涌的洪流赛过猛兽,横冲直撞,狂奔而下,所到之处,无可 抵挡,连巨型卵石都难以对垒,被洪流挤兑得互相撞击摩擦如同滚雷,轰隆声不绝 于耳。置身于鲤河岸边看那千军万马般奔腾的洪流,撞击在坚硬的岩石上,形成巨 大的浪花,直觉中那岩石已被巨浪撕碎、吞噬,看久了,晕眩得连人也感到被卷进 急流;再听那响彻云霄的涛声恣意的宣泄、叫嚣,仿佛世界末日来临,摧毁了世间 万物,更加异常恐怖。 鲤河顾名思义,因鲤鱼多而得名。早几代人的时候,下游的鲤鱼要到上游产 卵,得乘河水上涨之即,迅速穿越逆流到达上游寻找适合繁殖的地带,进行交配。 否则,河水一退,河床的落差便阻隔了鲤鱼的迁徙。鲤河涨水来得快,落得也快, 因此,成群的鲤鱼往往不能到达上游的,只能滞留在鲤河各个深浅不一的水潭。 这时,居住在河岸的人们想吃鱼了,随时便可以撒上一网,绝不空手。不过, 到我们这一代人的时候,感到鲤河已是浪得虚名,鲤鱼很少能见得到,反道是衍生 出一些名目繁多的杂鱼,所以鲤河只是一个传说而已。然而,鲤河的鳖(又叫甲 鱼,家乡人叫团鱼、俗称王八)却多得令人称奇,就连驻扎有鳖的水潭人们都会给 它们命名——大王八潭、小王八潭。 儿时,我除了爱到舅舅家,就是到我姨奶奶家玩耍了,因为我姨奶奶家就住在 鲤河的下游岸边,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能在他们家随时都可以吃上鱼,因此,我成 为他们家的常客,想去的时候,抬抬腿便去了。姨奶奶家孩子多,但都高我一辈, 我得叫表叔,他们都比我大许多,于是我就成了他们的跟屁虫。 记忆中的一个严冬,表叔们跟随大人们下到鲤河捕鱼捉鳖,姨奶奶自然不准我 跟着他们去,怕我冻着摔着、更怕我被水淹着,为了阻止我哭闹,就装模作样搓搓 手,变戏法样的从围裙兜里掏出一个油纸包着的小酥饼,冲着我鼻子一打开,香喷 喷的,于是我就乖乖的回到炉房,一边烤着暖烘烘的柴火,一边用舌尖慢慢地享受 着令乡下孩子嘴馋的小酥饼。姨奶奶在灶间里忙着,还得有一句没一句地隔着窗跟 我搭话,无非都是哄小孩的那一套了,我嘴里也忙着,就有一句没一句“嗯啊”地 回应着。 当我把那个小酥饼舔食完咂咂嘴巴回味无穷的时候,几个表叔同大人们一起回 来了,直听到大表叔老远地叫喊,说抓了多重的鱼、捉了多大的鳖,几个小表叔也 似一阵阵鸦雀,叽叽喳喳的跟着吹捧一番,张扬得快活极了。 接着就是杀鱼杀鳖。大表叔把菜刀磨得嚯嚯的响,几个小表叔争抢着准备水、 盆、砧板,等到一一就绪时,周围已站满一圈人了,有大人、小孩,还有被大表叔 吆喝声引来的邻家的大人、小孩,都是看热闹的。大表叔用大拇指肚舔了舔刀刃, 觉得够锋利了,就非常得意地表演起了宰杀功夫来,只见他把手伸进鱼篓,利索地 抓出一条鱼来,唰唰两刀就打完了鳞,再一刀就开了膛破了肚,顺手一扒拉内脏就 给掏空了,丢进盆里的鱼还在跳。 紧接着大表叔又把手伸进了鱼篓,这一回抓出来的不是鱼,是海碗大的一只 鳖,那鳖凶猛异常,绿豆小眼一眨不眨地窥视着大表叔那把雪亮的刀,作好随时都 会攻击的准备。就在这时,人堆里突然挤进来一个小屁孩,两腿一叉站在了最前 面,大表叔叼着烟、斜拉着眼看了看那小屁孩开裆裤里露出的命根子,再看了看手 里的鳖,就坏坏地把鳖头冲小屁孩的命根子前很快地送了送:“小心咬掉你的雀嘎 子”。吓得小屁孩两腿一夹,撅屁股就跑,边跑边哭,众人哄笑。 于是灶间里就冒出骂声:“你们这些死娃子,他才多大点儿,经得起你们吓, 哎哟哟!乖孙儿,你莫怕啊,快到姨奶奶这里来”。那个被吓破胆的小屁孩就是 我,那时我已四、五岁,可还穿着开裆裤。 少年时,跟随表叔们打鱼捉鳖早已是不在话下了。但居住在河岸的人们并不是 天天都可以打鱼捉鳖的,繁忙的.农事纠缠的人们好像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 秧,只有等待庄稼活伺弄得美美的,相互放心了,才有一番闲工夫。当然,若要是 碰上好天气或想打打牙祭的时候,即使再忙也得忙里偷闲撒上几网。 就在那年麦收季节的某个上午,大表叔在田间里用刀背锤了锤腰,放眼看了看 鲤河跃出水面的鱼儿,又手搭凉棚看了看太阳,自言自语道天气好不会有雨,于是 就丢下手中活计,招呼我们敢快下河捞一把,我们欢呼雀跃,自然响应。 初夏,是“麦子黄,鱼儿旺”的季节,正是各种鱼类产卵活跃期。此时的鲤河 下游的大王八潭,在日光的照耀下了,大大

文档评论(0)

1637142147337d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