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全解读.pptx

2022版《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全解读.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冯建柱 2022年4月 《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 30871-2022) 解读 目录 Content 02 03 标准的技术变化 标准执行中重点问题答疑 01 标准修订背景 标准修订背景 01  2021年共发生危化品较大以上事故9起,发生在检维修、作业环节6起。 国内危化品企业特殊作业形势分析 17 17 7 7 6 6 4 4 2 4 41.2% 50.0% 12 35.3% 13 30.8% 12 33.3% 9 22.2% 44.4% 9 0.0% 50.0% 40.0% 30.0% 20.0% 10.0% 60.0% 0 15 15 46.7% 10 5 2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较大以上事故起数 其中:动火/受限空间作业事故起数 占比 2019年较大及以上事故中涉及动火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事故为4起,占较大及以上事故起数的33.3%, 与2018年持平,比2016年和2017年分别各减少2起。自2018年起占较大及以上事故起数的比例也有一定幅度 的下降,分析原因是近年来各地区持续开展特殊作业环节专项整治及GB 30871的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2020年达最低,但2021年反弹。 检维修环节引发的事故  动火、受限空间作业近几年较大以上事故统计 关于特殊作业的思考 一、为什么特殊作业事故多发? 关于特殊作业的思考  2015年10月,江苏某企业在甲醇厂气化车间气化A系统真空闪蒸罐进行 清灰作业时,3名罐内清灰作业人员(承包商)因一氧化碳、硫化物中毒 窒息死亡。  作业前进行了空间气体分析合格。 复杂难辨的特殊作业风险(一)-受限空间分析合格就安全了?  事故原因:  磨煤过程中铁棒与煤块磨擦损耗产生的微米铁粉,与原煤中微量硫,在 造气过程还原性高温环境中,与铁直接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同时送入气 化A系统的黑水中所含的少量硫化氢,与铁质容器反应生成的硫化亚铁附 着在器壁上。  甲醇厂采用人工进罐清灰作业方式,一直没有发现作业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甲醇厂在风险分析过 程中,对罐内煤灰可能含有硫化亚铁自燃并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作业风险认知不足,未进 行深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关于特殊作业的思考  因本次清灰作业罐体于10月15日打开后,其间10月17日、18日周末休息停工,罐内壁上灰渣在 空气中暴露时间较长,灰渣水分含量减少,硫化亚铁在灰渣内缓慢氧化积热。在清渣作业过程中, 在清除罐体下部较厚灰渣时,铁质工具冲击灰渣磨擦发热,引起其中的硫化亚铁发生链式自热反 应,产生的热又引发灰渣中的煤粉氧化产生一氧化碳,同时释放出灰渣中残存的硫化物,造成施 工人员中毒窒息死亡。 复杂难辨的特殊作业风险(二)-动火作业引发中毒窒息 2016年6月某企业在脱硫脱硝吸收塔内壁进行修补施工时发生火灾,造成4人死亡。 在脱硫塔烟囱段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期间,掉落的电焊熔珠、焊条头等高温坠落物穿过隔离失 效的防逃逸层落在上下层除雾器、喷淋层、气体分布器等塔内可燃构件上继续燃烧引发脱硫 塔吸收段整个腔体火灾,期间所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导致4名作业人员被熏烧至死。 2019年4月某企业地下室冷媒系统管道改造过程中发生重大着火中毒事故,造成10人死亡、 12人受伤。 地下室管道改造作业过程中,违规进行动火作业,电焊或切割产生的焊渣或火花引燃现场堆 放的冷媒增效剂(主要成份为氧化剂亚硝酸钠,有机物苯并三氮唑、苯甲酸钠),瞬间产生 爆燃,放出大量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造成现场施工和监护人员中毒窒息死亡。 11 关于特殊作业的思考 复杂难辨的特殊作业风险(三) -设备外动火只在设备外做气体分析就可以吗? 江苏如皋“4•16”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 2014年4月,某公司在1#造粒塔正常生产状态下,没有采取停车清空物料的措施, 维修人员直接在塔体底部锥体上进行焊接作业,致使造粒系统内的硬脂酸粉尘发生爆炸,继而引发连续爆炸, 造成整个车间燃烧,导致厂房倒塌,造成8人死亡,9人受伤。 事故原因: 企业风险识别不到位,未能认识到硬脂酸粉尘的燃爆风险。在设备外作业未考虑作业时设备内的风险。 在具有火灾爆炸性粉尘环境下作业,应首先对粉尘进行清理、增湿,尤其是要关注 粉尘容易积聚的部位,避免形成爆炸性粉尘环境。粉尘要采取除尘措施,防止扬尘形成 爆炸性环境。按照《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要求,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 作业场所10m范围内的可燃性粉尘并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动火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59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