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课题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课题研究 —————1202班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十六分。 一.糖尿病简介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的以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病。它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据统计,世界上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5%,50岁以下的人均发病率为10%。在美国,每年死于糖尿病并发症的人数超过16万。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者迅速增加。目前25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2.5%,达2000多万人,预计到2010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6300万,将居世界首位。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十六分。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能量摄入增加和运动减少等)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增加速度将更快(预计到2025年可能增加170%),呈现流行势态。糖尿病现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第3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目前总的状况(不论是国内和国外)可简单概括为“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并发症和致残率高,费用高;认知率低,诊断率低,控制率低),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任务相当艰巨。    据WHO最新公布的权威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超过1.77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7亿。糖尿病患病率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印度、中国和美国。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大凶手之一,并且有扩大化和年轻化的趋势。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十六分。 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种族与遗传因素  在不同国家与民族,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同,如美国为6~8%,中国为3.21%,而太平洋岛国瑙鲁和美国土著Pima印地安人分别高达30%和50%。 2、生活方式改变  由于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常有营养过剩,而体力活动则明显减少,使原有潜在功能低下的胰岛B细胞负担过重,从而诱发糖尿病。 3、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约有60%~80%成年糖尿病病人在发病前为肥胖者,糖尿病的患病与肥胖的程度和类型有关。中心型(或称腹型)肥胖尤与糖尿病密切有关。资料表明,随着年龄增加,体力活动逐渐减少,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在改变。自25岁~75岁,肌肉逐渐占体重47%减少到36%,脂肪由20%增至36%,这是老年人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糖尿病增多的原因之一。 4、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和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大量分泌。承受精神应激多的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脑力活动者患病率高于体力活动者。 二.糖尿病的病因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十六分。 5、环境因素  ⑴、病毒感染   1864年,挪威医生报道1例在腮腺炎病毒感染后发生糖尿病,提示病毒感染与糖尿病存在某种联系。近100多年来,病毒感染后发生1型糖尿病的报道屡见不鲜,相关的病毒有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B病毒等。  ⑵、化学物质摄入   四氧嘧啶、链脲佐菌素及灭鼠剂Vacor等对胰岛B细胞有毒性作用,被人和动物摄人后,可引起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 6、自身免疫   1型糖尿病: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及其他自身抗体。   1型糖尿病及其亲属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桥本甲状腺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恶性贫血、重症肌无力、类风湿关节炎等。 在糖尿病胰组织病理切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胰岛,这是1型糖尿病存在细胞免疫的直接证据。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十六分。 三.糖尿病的症状 基本症状:三多一少    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 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indy8106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