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一等奖必修四《定风波》教学设计
PAGE
PAGE 1
《定风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首词。
2、了解苏轼的生平及本词写作背景,能够做到“知人论世”。
【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中品味、在自主中感悟、在合作中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领悟苏轼面对困境豁达、乐观的精神。
2、 学习作者借助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抒发人生哲理的方法。
学情分析
《定风波》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苏轼词两首》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其中的《定风波》词人以春日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表达淡然、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人生旨趣。
在高一阶段,学生在必修一学习现代诗歌,必修三了解了唐诗。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有一定了解。学生们对苏轼这位词人并不陌生,而高中阶段也是学生们遇到抉择和人生逆境更多阶段,这首词对于引导他们面对人生困境有着一定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上可侧重于对词人情感的探究,引导学生理解词人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词的语言鉴赏,所抒发的感情以及艺术手法。
2、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音乐欣赏,情境导入评论
课前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许美静)“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风风雨雨都接受。”
我们要学会乐观面对风雨,面对挫折,相信希望就在风雨过后。
那么,贬谪黄州的苏轼面对一场风雨又有着怎样的态度呢?让我们伴着歌声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
活动2【活动】二、美读诗文,把握情感
(板书:鉴赏诗歌三步曲:读(文)、析(情)、探(法))
1、诵读要求:
读准字音 如: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 烟雨
读出情感 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学生单独朗读及点评。
3、学生讨论:该如何读出诗歌感情?齐读。
4、听名家朗读。
活动3【活动】三、初读感知,梳理词意
1、我们先来读一读小序,看看作者在小序里交代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在小序、正文以及注释中寻找答案,学会梳理内容和概括大意。)
交代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雨、晴)、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苏轼及同行者)、事件(途中遇雨)、写作缘由(因为途中遇雨引发感慨而写)。
此词是“因事感怀”,特点:作者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2.初识词人:自由诵读这首词,结合词的内容,简单说说词人给你最初印象。引导学生粗略感知词人形象,可据学生发言来梳理点拨,不必求全。
点拨要点:这首词主要写苏轼一行人往沙湖相田,途中遇雨后的感叹;苏轼没有躲雨,他认为风雨无妨(以“余独不觉”“莫听”“何妨徐行”等词语来印证)。
从这首词中,可看出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词人形象。
活动4【活动】四、赏析探究,走近词人
1、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温馨提示:诗词鉴赏要抓住那些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句子。)
a.我最喜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因为这一句表现出作者平生任由风吹雨打,无所畏惧的人生态度,有一种很洒脱,很豪迈的感觉,所以我喜欢。
b.我最喜欢“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当时作者刚经历被贬,如果说风雨是悲,晴就是喜。作者无所谓风雨,令我想起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诗句,有一种荣辱不惊的大气,有一种不计较得失的潇洒。
c.“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直接表明作者不怕风雨,用不怕风雨的象征手法来说明自己不怕政治风雨,经得起挫折的暗示。
d.“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透露出苏轼认为“政治场合的晴雨表是升沉不定的,不如归去,作一个老百姓”的思想。 透露出苏轼经得起挫折,不计较地位得失的暗示。
心中无雨晴,纵然风雨阴晴变化莫测,也左右不了词人的心境了。此句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2.苏轼为什么不躲雨?请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来谈谈。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可从如下角度作点拨或归纳:
(1)此词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苏轼,已开始从愤懑和痛苦中跳脱出来。
(2)苏轼思想中融合了儒佛道。他崇尚老庄哲学,深受禅学影响,因而淡泊、遗忘、化解、隐逸等思想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填空(含答案).doc
- 初二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doc
-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汇总.doc
- 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古诗文主题型默写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二三单元测试.doc
- 小学六年级科学试卷(含答案).doc
- 导数中最常考6种特殊函数图像总结.docx
- 英语不规则动词表(高中版).docx
- 2021新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docx
- 2021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docx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325)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doc
-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综地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综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问题导学法在办公场景中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docx
- 退休后的个人品牌打造与传播策略.docx
- 问题解决在办公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ocx
- 问题导向的办公环境创新设计.docx
最近下载
- 《哪吒之魔童闹海》开学第一课收心哪吒2主题班会课件课件(图文).pptx VIP
- 2025年江苏南京市浦口区城管局所属浦口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第2课让美德照亮幸福人生.pptx VIP
- 乡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届合肥市高三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空气加湿器系统设计与实现 .pdf VIP
- 推动架夹具设计说明书 (有图).pdf
- 201610某某村户用光伏会销营销案.pdf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青藏地区课件(共39页)(共39张PPT).ppt
- 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第01讲:风流雅韵——《世说新语》(学生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