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动力电池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未来三方面破局迎新机遇
?
?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势头迅猛 动力电池产业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动力电池产业也相得益彰,呈现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根据相关预测,到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会有1300万辆,我国将会达到356万辆。
而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整个电动汽车的40%以上。电动汽车的发展,同样助推着动力电池的发展。预计2020年我国国内动力电池总需求约90GWh,预计到了到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310GWh。
2016-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需求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整理
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产量统计分析
近几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产量飞速发展。据发布的《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产量仅为0.03GWh。2014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产量达到3.64GWh。到了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产量超30GWh,截止到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产量达到了44.5GWh。
2009-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产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整理
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产值规模统计分析
2009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产值规模约1.26亿元。2014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产值规模接近100亿元。到了2015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产值规模达到338亿元。截止到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产值规模达到了725亿元。
2009-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产值规模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整理
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发展预测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EV+PHEV)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36.24GWh,相比2016年28GWh的数据,同比增长约29.4%。2017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科、比克动力、孚能、力神、国能、亿纬锂能、智航。预计到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将达到194.9GWh,动力电池产值规模将达到1368.2亿元。
2018-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发展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整理
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双超多核”
即:宁德时代、比亚迪作为双核心,紧随其后的是合肥国轩、上海捷新、孚能科技等次主力厂家,前十名企业市场份额占据8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宁德时代一家的装机量,超过行业第二比亚迪和行业第三国轩高科总和,比亚迪则稳中有进,份额上也在逐步增加。
在电池类型方面,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电池企业,2018年,三元锂电池占其总装机数量的83%,本月的占比为81%。比亚迪的磷酸铁锂产量在2018年至今装车达到40%,体现了大巴的需求。5月,比亚迪实现大翻身,磷酸铁锂成为主要的贡献。10月的比亚迪乘用车表现较好。
目前动力电池行业三大主要问题分析
1、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作为对于原材料价格敏感的工业成品,近年来动力电池受到上游钴价带来的成本提高,在过去的2017年,钴价呈现出翻倍上涨,从2016年底的27万元/吨涨至2017年底的53.4万元/吨,今年一季度一度达到80万元/吨。即便动力电池厂家的产能比较优质,但同样不得不饱受毛利率下滑的困扰。
另一方面,动力电池在定价方面同样也将承受压力,据说明年车企在采购上将进一步降低成本,这又将进一步压缩动力电池厂家的盈利空间。
2、补贴政策行将落幕
事物普遍具有两面性,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崛起的关键所在,在过去所提供丰厚政策补贴,以及庞大的汽车市场,使得我国的动力电池厂家产能与效能急剧膨胀,一举将日本、韩国等企业甩在身后。
然而,近些年我国政府的补贴政策持续退坡,甚至计划于2020年以后完全取消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这将大大降低动力电池厂家的盈利空间。例如,一辆10米以上的快充类纯电动客车,在2016年时能获得46万元的补贴,到了2017年,补贴削减为20万元,再到2018年,补贴只剩下13万元。
3、产业链短板突出
不可否认,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取得了十足进步,成绩辉煌,在技术的发展同样无可指摘,但与韩国、日本等跨国企业及前沿科技相比较,电池产品性能、质量和成本仍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需求,尤其在基础关键材料、系统集成技术、制造装备和工艺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产业链的短板将在中长期内限制我国动力电池的发展,应当引起重视。
拐点已至,未来三大方面破局
1、创新政策,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政府应当在政策补贴与刺激市场竞争之间寻求合理、有益的平衡点。除了资金补贴,还要坚持创新机制,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例如路权方面、税收方面、运营补贴方面、分时租赁等新的商业模式方面。
与此同时,“要致富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oc VIP
- PASSAGE 1-30 双语版英语口语北外文章.pdf VIP
- 国有企业常见合规风险及案例分析精讲课件.pptx VIP
- 《客运索道安全运营应急预案编写指南》.pdf VIP
- 燃气管道工程施工管理措施方法.pdf VIP
- LF钢包精炼炉造渣脱硫工艺分析.pdf VIP
- 2025秋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初级中学三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VIP
- QCR 9161-2023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规范.pdf VIP
- 河北省邢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