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第十六章光的干涉.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相邻亮纹或暗纹对应的厚度差 相邻条纹间距为l,θ很小,则有 所以 应用:测量细丝直径、物体线膨第数、检查玻璃板平整度。 牛顿环 当平凸透镜凸球面所反射的光与平玻璃上表面所反射的光发生干涉时,不同半径的等厚轨迹是以接触点为圆心的一组同心圆。 * 牛顿环半径r与e和透镜曲率半径R的关系为 R2 = r2 + (R ? e)2 r2 + e2 = 2R e 或 略去二级小量 e2得 代入暗纹公式,得 暗环半径 应用:测定透镜曲率半径、测定光波波长等。 牛顿环中心为暗纹。 * G1和G2是两块材料相同 厚薄均匀、几何形状完 全相同的光学平晶。 G1一侧镀有半透半反的薄 银层。与水平方向成45o角 放置;G2称为补偿板。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干涉条纹 二、迈克耳孙干涉仪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结构及原理 一束光在A处分振幅形成的两束光的光程差,就相当于 由M1和M2形成的空气膜上下两个面反射光的光程差。 在G1镀银层上M1的虚象M1ˊ * 它们干涉的结果是薄膜干涉条纹。调节M1就有 可能得到 d=0,d=常数,d?常数(如劈尖)对 应的薄膜等倾或等厚干涉条纹。 当M1 //M2 时,它们之间的空气膜厚度一样,形成圆形等倾条纹。当 d 较大时,观察到等倾圆条纹较细密,整个视场中条纹较多。 当d 每减少l/2 时,中央条纹对应的 k 值就要减少1,原来 位于中央的条纹消失,将看到同心等倾圆条纹向中心缩陷。 当 M1 与M2 不平行时,将看到平行于M1 和 M2交线的等间距的直线形等厚干涉条纹。 当M1 每平移l/2 时,将看到一个明(或暗)条纹移过视场中某一固定直线,条纹移动的数目m 与M1 镜平移的距离关系为: * 例1:在水面上飘浮着一层厚度为0.316 ?m的油膜,其折射率为1.40。中午的阳光垂直照射在油膜上,问油膜呈现什么颜色? 空气 油膜 水 1 2 解: 由图知光1和光2的光程差为 油膜颜色是干涉加强光波颜色满足 或 当k = 1时,干涉加强的波长为 当k = 2时,干涉加强的波长为 ? = 0.590 ?m 当k = 3时,干涉加强的波长为 ? = 0.354 ?m 只有l= 0.590 ?m的光处于可见光范围,是黄光,所以油膜呈黄色。 * 例2:用波长为0.400 ?m的紫光进行牛顿环实验,观察到第k级暗环的半径为4.00 mm,第k+5级暗环的半径为6.00 mm。 求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和k的数值。 解: 由公式 得 联立解得 所以 * 例3:为了利用光的干涉作用减少玻璃表面对入射光的反射,以增大透射光的强度,常在仪器镜头(折射率为1.50)表面涂敷一层透明介质膜 (多用MgF2,折射率为1.38), 称为增透膜。若使镜头对人眼和照相机底片最敏感的黄绿光(? = 550 nm)反射最小,试求介质膜的最小厚度。 解: 因上、下表面反射光都有半波损失 所以有 ? = 2 e n2 由干涉相消条件得 所以 按题意求氟化镁薄膜厚度的最小值,故应取k = 0 故 空气n1=1.00 MgF2 n2=1.38 玻璃n3=1.50 a b * 由狭缝光源S发出的光波,经平面镜M1和M2反射后,成两束相干光波,在E上形成干涉条纹。M1和M2夹角很小,所以,S在双镜M1和M2中所成的虚象S1和S2之间的距离很小。从M1和M2反射的两束光相干,可看作从S1和S2发出的,这相当于杨氏干涉一样。 * 第十六章 光的干涉 §16-1 光源 光的单色性和光的相干性 §16-2 双缝干涉 §16-3 光程和光程差 §16-4 薄膜干涉 §17-1 光的衍射现象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7-2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17-3 圆孔衍射 光学仪器的分辨率 §17-4 平面衍射光栅 * 17—18世纪是光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伽利略、开普勒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斯涅尔、笛卡儿导出了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 对于光的本质存在争论,牛顿支持光的微粒学说, 它可以说明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并认为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速度大。惠更斯支持光的波动学说,它也能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并能说明双折射现象,但是认为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速度小。 1850年傅科从实验中测定了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 空气中的速度小,法拉第、麦克斯韦证明了光是电磁波 。 爱因斯坦用光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实验。因此光具有波粒二相性。 * §16-1 光波及相干条件 光波列长度 一、光 波 波函数 代表一列无限延续的平面单色光波。 普通光源: 2 发光的随机性 1 发光的间隙性 表示光源单色性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