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医学的临床应用优秀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ompany LOGO 个体化医学的临床应用 第一张,课件共二十六张,编辑于2022年5月 药效差异临床常见 相同病症 相同治疗药物 相同剂量 毒副反应 治疗作用 不起药效 常见临床药物治疗有效率 哮喘、糖尿病、抑郁症等 ~60% 丙肝、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 50% 抗肿瘤药物 24% 药物治疗的个体差异现象 无法用传统药动学和药效学解释 第二张,课件共二十六张,编辑于2022年5月 第三张,课件共二十六张,编辑于2022年5月 药物作用受药物代谢、转运、靶点多态性控制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药物疗效和毒性的个体差异 基因组 基因变异 (单核苷酸多态性) 药物靶点 药物转运体 药物代谢酶 第四张,课件共二十六张,编辑于2022年5月 新的医学模式: 个体化治疗(Personalized Therapy) 根据分子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诊断 分子诊断-预测反应 治疗 理想反应 药理学 + 基因组学 第五张,课件共二十六张,编辑于2022年5月 传统用药 个体化用药 100mg 500mg 100mg 10mg 超强代谢者 强代谢者 中等代谢者 弱代谢者 根据CYP2D6基因型选择剂量 功能性: CYP2D6*1 功能降低: CYP2D6*2,*9, *10,*17 无功能: CYP2D6*3,*4,*6 基因缺失: CYP2D6*5 Xie HG, Personalized Medicine (2005) 2(4), 325–337 第六张,课件共二十六张,编辑于2022年5月 举例:关于CYP2D6的表型判断,CYP2D6属于细胞色素P450酶 常见药物代谢酶基因型及表型判断 第七张,课件共二十六张,编辑于2022年5月 个体化药物治疗 the right dose of the right drug to the right patients at the FIRST/right time. 医生的临床经验 已基因检测为主的技术支撑 + + 1+1+1 ≥ 3 第八张,课件共二十六张,编辑于2022年5月 个体化药物治疗临床意义 为药物治疗提供更精确的指导,使药物治疗更安全、更有效、更经济 降低药物相关的医疗事故发生率 缩短复杂疾病的平均住院日 提高医院和科室收入 第九张,课件共二十六张,编辑于2022年5月 个体化用药—主要潮流,大势所趋 WHO:2000年提出,21世纪步入“3P”时代—预防(preventive),预测(predictable)和个体化(personal) 美国FDA:2006全美3600万份用药记录中,880万份(24.3%)使用了说明书中有基因组生物标记信息的药物。 FDA:2013.12,已经批准超过159个需要患者基因信息指导才能准确治疗的药物,涉及约40%的患者。 三甲评审标准要求: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案的研究与监测 第十张,课件共二十六张,编辑于2022年5月 “个体化药物治疗服务平台” 第十一张,课件共二十六张,编辑于2022年5月 200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王辰 院长部署并启动:个体化医学的研究和应用。 2012年,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开始对中央保健和普通患者,开展全面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服务,迅速帮临床解决治疗难题。 2013年,全国40余家三甲医院设立 “个体化药物治疗中心”。 2014年,《中国个体化医学药物治疗指南》(第一版)书稿编写完成,主审:巴德年院士 主编:王辰院士 将于2014年10月首发,同步发行各病种分册。 2014年,“个体化医学中国论坛(第一届)”将于10月举办,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共同发起,论坛主席团:陈竺院士、王辰院士、巴德年院士、黄洁夫副部长等 ,将设各病种分论坛,以及药学分论坛。 2014年,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共同设立“基因杂交室间质评项目”,对采用基因杂交技术开展个体化治疗的全国医院开展质量控制。 由此,建立个体化治疗的全国质控体系。 2014年,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和西安交大第一附院,获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个体化药物治疗全国会诊中心”授牌,已开始为哈医大四附院等单位提供个体化药物治疗会诊服务。 第十二张,课件共二十六张,编辑于2022年5月 “个体化药物治疗服务平台”的特点 1、荧光原位杂交: 无扩增,更简洁。不需“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认证”和”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许可”。 2、“中国个体化药物治疗联盟”在扩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全国的结果互认网络。 A、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大医院、北大人民医院、海军总医

文档评论(0)

lan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