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否意味着中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一、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中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 国营经济 工人阶级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 个体经济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合作社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矛盾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建设与改造并举, 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起即逐步过渡 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 毛泽东1948年的设想: “关于完成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准备,苏联是会帮助我们的,首先帮助我们发展经济。我国在经济上完成民族独立,还要一二十年时间。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 毛泽东1952年提出: 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 的过渡,而不是10 年或者以后才开始 过渡。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12月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 ★ 主体: 社会主义 工业化 一化三改 一化三改 两翼: 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 建设:发展生产力 改造:变革生产关系 3、为什么要通过“一化三改”来过渡: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社会主义改造实践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采取了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 依靠贫下中农、团结富农 互助组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半社会 主义性质)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性质) 循序渐进 半社会主义性质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供销小组 供销合作社 生产合作社 到1956年底,入社社员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以上,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以和平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创造了一系列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 用赎买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 改造形式 初 级 形 式 高 级 形 式 1953年底 委托经销代销 统购包销 计划订货 委托加工 1954至1955年上半年 全行业公私合营 个别行业公私合营 1955下半年年至1956年 1、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四马分肥 2、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定息(年息5%) 职工福利15% 国家税收34.5% 企业公积金30% 资本家红利20.5% 上海安公司董事长郭琳爽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表态:“企业向国营商业看齐,个人向工人阶级转”。 刘少奇:国家包资本家生活,资本家包思想改造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102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采取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的问题★P104 “在全国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潮就要到来。我们的某些同志却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过多的评头论足,不适当的埋怨,无穷的忧虑,数不尽的清规和戒律,以为这是指导农村中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正确方针。否,这不是正确的方针,这是错误的方针。” 邓子恢 毛泽东对所谓“右倾机会主义”的批判 三、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956年工商界向毛主席报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