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年江西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古诗词赏析.docVIP

2017-2021年江西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古诗词赏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21年江西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古诗词赏析 一.古诗词赏析(共5小题) 1.(2020?江西)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问题。 庆清朝慢 踏青 [宋]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①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②.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③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④。 【注】①东君:《楚辞?九歌》里有“东君”,这里是借用来称春神。②小双鸾:指古代妇女鞋上绣成的鸾凤。③饾饤(dòu dìng):本形容堆砌罗列貌,此处形容天气变化多端。④眉山:《西京杂记》上说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这是“眉山”典故的由来。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姑娘们的踏青活动,突出了初春时节景物的特点。 B.上阕写姑娘们愉悦的心情和野外迷蒙的秀色,表达了对“东君”的敬意。 C.下阕写天气的无常,以及姑娘们看花觅柳的从容与“小双鸾”沾满泥污的状态。 D.下阕最后三句写出了姑娘们心情变化后笑容顿敛、眉头紧锁的神情。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写雨水的对仗句,富有形象性;下阕运用夸张手法,增添了喜剧色彩。 B.词的下阕用口语写天气变化,活泼有意趣;用“镂”“拨”描写姑娘们的行动,用词精巧。 C.词中化用唐人诗句,自然贴切,如出己手,体现了词人熔铸前人诗句的本领。 D.这首词充满生活气息,写法新颖,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很有特色,是豪放词中的佳作。 2.(2019?江西) 【甲】春尽 [唐]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乙】春尽 [宋]郑渊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1)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流露出伤春之感与家国之悲。 B.甲诗首联写诗人因“惜春”而连日喝酒的行为和醉昏昏的状态。 C.乙诗颈联描绘了山回路转、气象万千的景象。 D.甲诗尾联写诗人愧对流莺清晨到西园的厚意,乙诗尾联写诗人喜于山间宜人之景。 (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情感沉挚动人;乙诗重在写景,情寓景中。 B.甲诗使用细“浮”“别”“断”“孤”等词语描写景物,反衬诗人悲凉情绪。 C.乙诗“春风应怪在天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风趣。 D.甲诗“地迥难招自古魂”表达的心境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所表达的心境有相通之处。 3.(2018?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① [宋]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②,予客济源③,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 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 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B.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4.(2021?江西)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文档评论(0)

135****67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经典!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