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G-M 计数管特性的研究凌朋 P实验目的:
学习、掌握 G-M 计数管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对其主要特性进行研究,同时要学习有关使用放射源的安全操作规则。
实验原理:
1.G-M 计数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个带电粒子进入计数管,可以引起一次放电过程而产生一个电压脉冲信号而被记录。
2.G-M 计数管的特性
G-M 计数管的主要特性包括坪曲线、死时间等。
(1)坪曲线
正常的 G-M 计数管在强度不变的放射源的照射下,测量计数率随阳极和阴极间外加电压的关系,得到如图 4.3.1-2 所示的曲线,称为坪曲线。随着外加电
压的升高,计数管开始有计数,此时对应的外加电压 V0,称为起始电压或阈电
1到2压。随着外加电压的继续升高,计数率也迅速增加,但外加电压从V V 这一
1
到
2
12范围内,计数率却几乎不变,这一段外加电压的范围称为坪区,V -V 的电压值
1
2
称为坪长。
计数管的坪区也并非完全平坦,随着外加电压的进一步升高,计数率也稍有
1增加,如电压从 V
1
升至 V
,计数率也从 N
升至 N
。其原因主要是猝灭不够完
212全,即猝灭气体的正离子到达计数管阴极时有少数也还可能产生次级电子,引起假计数。这些假计数是随外加电压的升高而增加的。为了表示这一特性,定义坪斜 T 为
2
1
2
2T ? N
2
N
N
?1 ?100%
?
实验内容:
(V ? V )
1 2 1
1、 测量 G-M 计数管的坪曲线,确定其工作电压
由所测得的数据绘制带有误差标志的坪曲线,计算待测量计数管的起始电压 V0、工作电压、坪长和坪斜 T。
计数时间为四十秒,如下表所示
外电压/v n
1
n n n
2 3
335
1234
1155
1202
1197
345
1260
1207
1267
1245
355
1276
1273
1269
1273
365
1337
1262
1316
1305
375
1338
1285
1309
1311
385
1417
1414
1420
1417
395
1365
1387
1310
1354
405
1459
1476
1484
1473
415
1463
1472
1469
1468
425
1526
1523
1530
1526
435
1608
1613
1620
1614
445
1672
1678
1679
1676
455
1621
1632
1628
1627
465
1698
1690
1688
1692
475
1793
1796
1790
1793
485
1849
1852
1860
1854
495
1934
1936
1940
1937
505
2089
2080
2090
2086
515
2044
2039
2045
2043
535
2061
2058
2070
2063
545
2201
2221
2210
2211
555
2097
2105
2101
2101
565
2197
2186
2176
2186
575
2217
2225
2214
2219
当计数管开始有计数时,读出的电压即为起始电压:V
0
=325v
由以上数据作出计数管的坪曲线为
220210200
220
210
200
190
s/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V/v
由图上可以读出V1、V2,外加电压在V 到V 这一范围内,计数率几乎不变
1 2
V =335 N
1
=1197
1
V =475 N
2 2
= 1793
可以计算出坪长为 475-335=140
1793 ? 1197
坪斜为 T= N 2? N1
N1(V 2?V 1)
*100%=
1197 *(475 ? 335)
*100%=0.04%V ?1 0.1%V ?1
所以此计数管符合实验要求。
当计数管两极上所加电压超过 V2 时,计数率会明显上升。此时计数管不能正常使用且很容易损坏,实验中应尽量避免外加电压超过坪长区域,所以可以选
V ,V
1 2
之间的电压为工作电压,可选工作电压为 V=495V。
分析:
由图上可以看出
这些点并不是较好的集中在曲线上,而是分布在曲线的两侧,说明测量的误差还是比较大的,误差产生可能是,射线的数量是随机的,存在较大的误差范围;仪器的探测会产生一定的假计数或漏计数;仪器本身存在一定的精度,而测量次数又不够多,致使误差较大。
曲线开始没有上升部分是因为由4.3.1-2 图可以看出图线的上升部分极短,
若要测量的话,必须在V 与V 之间多测量几个点才能将上升部分描出。
0 1
2、 验证放射性计数服从统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