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2023版新课标心得体会(共三篇).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2023版新课标心得体会(共三篇) 第一篇 2022 年 4 月 21 日 , 教育部颁布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 》 。 新课标对以后的数学教学有着非常强的指导作用。 为了 更好地理解新课标, 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认真聆听了 XX 大学 XXX 教授关于《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与核心素养》 的报告, 受益匪浅, 现分享我的几点感受: 一、 感悟计数单位的意义, 了 解运算的一致性。XXX 教授在讲座中说道: “如何在小学阶段, 体现数的认识和运算的一致性”很重要。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与运算”主题, 尤其强调整体性和一致性。 这种整体性和一致性体主要现在: 计数单位的统一。 不禁让我回忆起: 2021 年杭州的“千课万人”论坛会中,曾听过特级教师张国良老师的《分数的加减法》 这一课。 在课堂上, 张老师在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完之后, 抛出了一个问题: “整数加减法、 分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 通过探索交流, 孩子们发现: 其实它们的运算本质都是“计数单位保持不变, 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 “尽管形式不同, 他们都有着相同的灵魂” 。 顿时让听课的我豁然开朗! 从整体上理解数和运算更加清晰, 这样的前联后沿, 让运算教学更具结构。 以往教学整数、 分数、 小数的运算教学时, 常常都是通过现实意义说明各个运算的道理, 缺乏一致性, 让学生认为它们的运算不同, 反而容易扰乱学生的思维。 因此, 2022 年的新课标将重点体现数的认识和运算的一致性。 其实也是对我们这些数学老师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应该为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 形成数感、 符号意识、 运算能力、 推理意识等核心素养提供基础。 二、 跨学科教学的挑战 新课标中提倡把跨学科的内容融于教学之中。 通过多学科的横向联合, 增强学习的探究性、 开放性和综合性。 比如:近几年常常出现的数学阅读理解题, 在要求学生基础扎实的前提下, 还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面对这样的改变, 虽然让我觉得有些迷茫, 但更多的是兴奋和期待。 跨学科的教学提升了 对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要求。 我们不仅需要钻研数学学科的知识, 也同时需要去了解其他学科的内容(尤其是语文、 科学、 历史等等) , 多听听其他学科老师的课堂。 只有自己勇于“跨界” 学习, 才能践行“学科融合” 的教育要求, 才能更全面的培养学生。 在综合与实践方面也同时增加了 跨学科的内容。 把原来数与代数领域中常见的量这部分内容以“主题活动”(小学)的形式在综合与实践中进行呈现, 这也是学习方式的一大重点改变。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灵活的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基于学生的基础和前概念, 引导学生们在活动中讨论、 质疑、交流, 最后实现问题解决, 有助于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三、 传统文化要有数学 传统文化要有数学。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要践行在数学学科中, 所以数学课程内容将增加了 很多传统文化内容的介绍, 比如: “曹冲称象” 、 “度量衡的故事” 、 “圆周率的故事” 等等。 同时, XXX 教授也提醒数学老师们: 要注意数学学科讲传统文化要与其他学科的不同, 要教会孩子们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传统文化的知识。 例如: 曹冲称象的故事中,除了 介绍重量单位之外, 老师们还要讲解“等量的等量相等”、“总量等于分量和” 的道理。 这些都值得我们这些数学老师去探讨, 在未来的教学中认真的思考。 2022 年新课标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不断认真研读的内容,如: 方程移到初中、 百分数移入“统计与概率” 、 强调代数推理和几何直观等等。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新的理念总是需要富有胆识、 敢 于创新的人来实践它。 新课标的学习不仅让我明确了 教学方向, 也激励着我们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 研究和成长。 第二篇 我们 XX 小学最近倡导教师学习新课标, 认真研读后,我从中受益匪浅。 我就从以下方面谈谈自 己的看法。 一.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写能力、 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口语 交际能力。 二. 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话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能作诗也能吟” , 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 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 , 熟读成诵, 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 化为己有。 一味地读, 一味地背, 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 大量儒生? 由此可见“读” 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

文档评论(0)

ooogggzzz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党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