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土中国》复习题(三)
阅读理解题
(六)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很多时间诉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一个变动中的社会,所有的规则是不能不变动的。环境改变了,相互权利不能不跟着改变。事实上并没有两个案子的环境完全相同,所以个人的权利应当怎样厘定,时常成为问题,因之构成诉讼,以获取可以遵守的判例。在这种情形里自然不发生道德问题了。
现代的社会中并不把法律看成一种固定的规则了,法律一定得随着时间而改变其内容。也因之,并不能盼望各个在社会里生活的人都能熟悉这与时俱新的法律,所以不知道法律并不成为“败类”。律师也成了现代社会中不可缺的职业。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的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第一是现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却是采用个人平等主义的。这一套已经使普通老百姓不明白,在司法制度的程序上又是隔膜到不知怎样利用。在乡间普通人还是怕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却已推行下乡了。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从此却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
他们可以不服乡间的调解而告到司法处去。当然,在理论上,这是好现象,因为这样才能破坏原有的乡土社会的传统,使中国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但是事实上,在司法处去打官司的,正是那些乡间所认为“败类”的人物。依着现行法去判决(且把贪污那一套除外),时常可以和地方传统不合。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
有一位兼司法官的县长曾和我谈到过很多这种例子。有个人因妻子偷了汉子打伤了奸夫。在乡间这是理直气壮的,但是和奸没有罪,何况又没有证据,殴伤却有罪。那位县长问我:他怎么判好呢?他更明白,如果是善良的乡下人,自己知道做了坏事决不会到衙门里来的。
这些凭借一点法律知识的败类,却会在乡间为非作恶起来,法律还要去保护他。我也承认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实。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制定法律,其目的就是保护个人权利,因为个人权利是不可侵犯的。
B.乡土中国是稳定不变动的,生活在传统观念中的中国人对于变化的规则不能适应。
C.在农村,法律和传统伦理是矛盾的,这使得现代司法制度在农村无法真正建立。
D.现代法律与时俱新,强调人人平等,司法又有特定程序,这都是令乡人感到隔膜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引用当时乡下发生的真实案例,是为了说明在乡下现代法律与传统伦理的矛盾。
B.费孝通的文章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生动具体的分析,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
C.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来结构全文,将传统农村与现代都市的不同作为论述的基础。
D.文章末段针对现实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导读者更深入地思考文中所提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时的农村,诉讼增多,人们利用法律来为自己谋利,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B.费孝通对于新的司法制度在农村的实践心怀忧虑,认为法治秩序不能脱离社会基础。
C.在传统农村,人们遇到纷争,一般并不选择打官司, 而是寻求传统的调解方式。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的这句话是不符合现代的法律观念的。
(七)
中国的血缘社会是指用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来规定各人的社会地位。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的,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他们受着生命的限制,不能永久停留在那里。因而血缘社会就是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生育,父死子继,用身份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
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社会用这个无法竞争,又不易藏没、歪曲的事实来作分配各人的职业、身份、财产的标准,似乎是最没有理由的了;如果有理由的话,那是因为这是安稳既存秩序的最基本的办法。只要你接受了这原则①(我们有谁曾认真的怀疑过这事实②我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与妻书》拓展作业设计.pptx
-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同步教学.pptx
- 《祝福》课件28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21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何人不起故园情》教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docx
- 《红楼梦》教学设计-金钏之死看薛宝钗的言行.docx
-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鹏之徙于南冥也》教学设计+2021-2022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