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复习达标测试.pdfVIP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复习达标测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复习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2021·济宁模拟)下表为1853-1854 年天京粮食供应状况表。它反映出( ) 时间 供应状况 1853 年定都之初 城内所有新老兄弟姊妹,“来取者即与之” 1853 年6 月 “设立门牌,逐户编查”“既有名数可稽,始议每日发米数” 1854 年6 月 下食粥之令 1854 年8-9 月 城内出现断粮的紧急状态,大批男女出城 “割稻自食” A .太平天国缺乏群众基础 B .清军围困取得初步成效 C .圣库制度在实践中逐渐破产 D .天京军事斗争形势日趋紧张 C 解析:材料 “既有名数可稽,始议每日发米数”“城内出现断粮的紧急状态,大批 男女出城 ‘割稻自食’”体现了受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及生产力的影响,圣库制度在实践中 走向破产,C 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A 错误;B、D 与材料无关,排除。 2 .(2021·潍坊一模)太平天国运动后,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向存鱼鳞册、黄册荡 然无存”。江浙皖诸省往往 “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而 “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 致无所归宿。田为人有,屋为人居,力不能夺,讼不能胜”。材料主要说明( ) A .清政府统治瓦解 B .农耕经济衰退 C .土地关系受到冲击 D .阶级矛盾尖锐 C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后,江浙皖诸省 “客民”占据了流亡 “土著”的土地、房屋, 导致 “力不能夺,讼不能胜”,这说明原有的土地关系受到冲击,故 C 正确;辛亥革命导致 清政府统治瓦解,故 A 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农耕经济衰退,故 B 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客户 和 “土著”的矛盾,而不是阶级矛盾尖锐,故 D 错误。 3 .1864 年后,清政府急欲恢复江南地区的八旗兵驻防旧制,但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八旗兵制改革,江宁(即南京)驻防旧制也未能完全恢复。这主要是因为( ) A .农民运动的沉重打击 B .新军军制已取代八旗旧制 1 C .清政府权力结构变动 D .江南地区的经济遭受重创 C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后,湘军崛起,汉族官员在清政府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满族贵 族权力下降,即清政府权力结构变动,导致八旗重建困难,故选 C ;1864 年太平天国运动 失败,直到 1898 年清朝仍不能恢复八旗兵驻防旧制,原因并非农民运动的沉重打击,排除 A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开始编练新军,排除 B ;D 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4 .1860 年,曾国藩上书咸丰帝说:“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 驭夷之道,贵识夷情……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 尤可期永远之利。”材料主要表明曾国藩( ) A .传统 “华夷观”根深蒂固 B .认为应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C .具有 “师夷制夷”的思想 D .认为应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C 解析:根据材料 “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 尤可期永远之利”可知,曾国藩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抵制外来侵略,这体现了 “师夷制 夷”的思想,故 C 正确;曾国藩的主张中虽然仍有 “华夷观”,但毕竟已经承认西方技术的 先进,说明其传统 “华夷观”有所变化,故 A 错误;B 仅体现了材料的部分内容,排除; 曾国藩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抵制外来侵略,故 D 错误。 5 .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局势形容为 “数千年来未有之变 局”;1888 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中指出: “今海外略地已竟,合而伺我,真非 常之变局也。”“变局”实质上反映出( ) A .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B .两人呼吁清政府革新图强 C .外来入侵冲击国人夷夏观念 D .国人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